11月28日,松山湖“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急救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暨急救演习活动在松山湖锦绣山河小区(四期)举办,进一步推动松山湖“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的可持续发展,号召更多园区群众认识并参与到急救志愿服务当中。
本次活动由松山湖管委会、东莞市委社会工作部、东莞市卫生健康局、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东莞松山湖东华医院、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举办。松山湖党工委委员、党工委管委会总经济师陈潮晖出席活动,并担任演习活动总指挥。
高位统筹、多方联动
打造坚实生命支撑链条
今年以来,松山湖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联合东莞市120、腾讯SSV,按照“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指引、科技支撑、社会参与”的全覆盖式社会创新医疗急救新模式,创新开展“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建设,以园区为示范区先行先试,助力东莞市打造“智慧社会救援4分钟”样板城市。
仪式上,陈潮晖强调,要加强多方联动,进一步探索“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建设的新路径、新举措,协同多方力量打造一条坚固的生命支撑链条,持续优化提升急救响应效率;要加强急救培训,进一步提升社会急救志愿服务者的硬实力、真本领;要持续加强宣传推广,进一步提升“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建设的知名度、影响力,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示范区建设,推动形成“人人懂应急,个个会急救”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前,松山湖已打通120指挥中心—呼救人—车载视频终端链路,并已完成腾讯公司捐赠的100台AED的部署安装,覆盖园区学校、小区、企业、产业园、商圈等各类场所,AED信息已接入“企鹅急救助手”小程序平台。
同时,17台AI自动训考机已在园区试点铺设,用于开展急救科普行动。松山湖已分批组织园区广大居民、职工、新就业群体等开展急救培训,累计培训8184人,认证5764人,认证率高达70.4%。
自5月1日安装车载平板终端以来,东莞市120系统后台已累计产生8715起真实救援事件,并梳理形成一批优秀案例;在AED完成部署的半年多时间里,园区已有4台AED用于开展急救,其中3台AED成功用于现场抢救。示范区建设启动以来,有效提升了松山湖园区应急响应速度,其建设经验还获得了央广网的大力点赞。
为进一步实现松山湖“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示范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东莞市120指挥中心向松山湖党建工作办公室授权急救培训系统账号,并由松山湖党建工作办公室组建四支急救志愿服务分队,在松山湖社卫中心、党群服务中心等地设立固定培训点位,按计划定期发布培训通知,常态化培训和复训社区居民,提升社区居民的急救意识和能力。
活动中,东莞市医疗救护120指挥中心主任刘赴平为新成立的东莞市院前急救志愿服务队松山湖支队、松山湖北部片区分队、松山湖中部片区分队、松山湖南部片区分队、松山湖生态园片区分队授旗。
松山湖志愿分队队长代表李颖介绍,在过去几个月中,松山湖志愿分队已培训出数千名的院前医疗救护初级救护员。下阶段,分队计划为松山湖培训出至少1.3万名初级救护员并引导其成为急救志愿者,进一步提升整个园区的急救响应能力,为居民的生命安全构筑坚实防线。
以“100%生存”为更大目标
多形式扩大急救科普覆盖面
“社会急救4分钟救援圈”,指的是在病人发病的黄金抢救时间内、在救护车到来之前,让受过专业训练的急救员给予病人及时有效的救助,抓住黄金4分钟的宝贵急救时间窗口,最大限度的挽救生命。宝贵的4分钟时间,需要全流程、全社会的参与。
本次活动特别设置应急救援演习环节,模拟一位小区居民在晨跑时突发心跳呼吸骤停,全社会真实参与院前急救的流程。演习涵盖从患者倒地到120救护车到达的整个急救链路,展示在紧急时刻各环节人员如何迅速反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最终成功通过院前急救实现挽救生命的效果。
演习结束后,全球复苏联盟中国联络员、大湾区医疗科技协会委员专家陈纬国对演习进行复盘总结,围绕“政府主导全民协作”模式、抢救时间效率、急救专业技术水平、急救科技运用等多方面进行点评,肯定了本次演习的成效。
本次活动现场还特别设置了“生命至上,应急先行”急救集市,通过游园活动的形式,推广心肺复苏术、AED应用、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方法,推介企鹅急救小程序,并通过开展急救小游戏科普急救常识。群众在摊位学习和体验后,还有机会通过集章换取精美礼品。
“演练很生动、游园很有趣,通过此次活动我才知道,原来还能通过这种方式去开展急救,科技感很强、特别智能。”小区居民罗先生表示,本次活动让自己受益匪浅,也希望能够学习更多急救知识,有备无患。“如今我更加清楚地明白‘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希望学习到的知识能够在真正需要的时候发挥出最大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