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至4日,中国散裂中子源博士后成果研讨会在东莞迎宾馆召开。该研讨会是东莞高层次人才活动周重要活动之一,来自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的37位专家、64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学科领域涵盖物理学、化学、核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等,为东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前沿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本次研讨会为期两天,举办59场专题报告会,研讨内容围绕加速器、中子等相关领域展开。博士后研究人员吕游是参会人员之一,自2022年4月起,他一直从事应用于表面缪子束线和高能质子束线的关键探测器研制工作,他说无论从环境还是政策来看,东莞市和松山湖都给了科研人员很好的支持,希望自己的研究能为地方带来更多助力。
“现在主要从事探测器方向的研究工作,我到了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之后,把在学校期间研究的探测器应用到大科学装置上,比如质子束缪子束相关的研究工作当中。我觉得东莞的人才政策非常吸引我们博士后,松山湖也是非常适合人才工作、居住的地方。”吕游说。
据介绍,中国散裂中子源是我国首台、世界第四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作为国家已布局建设的5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之一,项目关键技术和综合性能进入国际同类装置先进行列,为国家发展战略和基础科学国际前沿诸多重要领域,提供了关键技术平台。多年来,中国散裂中子源一直致力于高层次人才的全成长期培养体系建设,以博士后人才队伍改革为重点,提升后备人才培养质量,现已累计吸引152名博士后进站研修学习,部分优秀者出站后成为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关键技术骨干。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副主任王生表示:“非常多的博士后科研人员都喜欢上了东莞、喜欢上松山湖。他们出站以后,即使不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高能所东莞研究部工作,很多人也会选择留在东莞、留在松山湖,继续为当地的科技事业发展来助力。我想从人才引进方面来说,这对东莞和松山湖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根据《东莞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2021年修订版)》的内容,东莞市对符合条件的博士后,将提供建站资助、进站资助、特约研究员资助、学术交流补助、探亲补助、出站资助、配套资助、公共实验室启动资助等方面的扶持,单位或个人可获得最低20万、最高120万的资金支持。近年来,《东莞市新一轮“十百千万百万”人才工程行动方案(2022-2024)》、《松山湖高新区关于推动松山湖科学城人才优先发展打造人才高地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市、园区层面的政策条例相继出台,持续优化人才政策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