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之笔书写时代新篇!“科学+”呈现松山湖创新密码
- 2022-08-02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大 中 小】
7月24日至30日,全国各地重点高校30名大学生走读松山湖、行思大湾区,通过深入采访大装置、大平台、大企业以及城市风光与人文场景,深入感受松山湖科学城创新生态对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及助力实现国家科技创新自立自强所发挥的独特作用。
大学生记者们围绕五大主题——“科学+制造”“科学+城市”“科学+效益”“科学+青春”“科学+人文”对松山湖科学城进行了全景解剖与呈现。
科学+制造
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相互赋能
来到中国散裂中子源的靶站谱仪大厅内,绿、蓝、青、紫、橙等多种颜色的混凝土屏蔽体映入眼帘,蔚为壮观。在这里,不同的谱仪用不同颜色区分开来,在应用层面上,它们凭借不同的“特长”,给不同领域的用户提供相应研究手段。 自2018年建成以来,中国散裂中子源高效对国内外用户开放运行,依托强大的科学研究能力,已在新型能源材料、航空材料、可燃冰、页岩、催化剂等领域取得一批重要成果,为先进制造及新兴产业发展提供前沿支撑手段。
据介绍,利用中子散射技术可以测量大型工程部件的残余应力,帮助高铁轨道等科学确定安全运营里程;还可用于研究锂电池宏观性能的变化与微观结构性质的关系,为改进和优化锂电池的设计提供关键数据,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
此外,中国散裂中子源还成功研制了我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
然而,建成一座散裂中子源并非易事。这项大工程本身,就是先进制造的真实写照。现场的科研人员介绍,该装置不仅造价高,而且技术复杂,是各种高精尖设备组成的复杂整体。如今,装置各项设备的批量生产在全国近百家合作单位完成,许多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备国产化率达90%以上。
科学手段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孕育出新业态,强大的制造业配套水平则为科技发展提供基础保障,这一良性循环在松山湖得到了充分体现。
“正好我们需要把产品产业化,东莞作为制造名城,拥有完善的制造产业链,这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相聚湾区”青年人才分享会上,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潘宗良作为分享嘉宾,向大学生记者讲述了自身从创业“小白”到闯入新蓝海的故事,认为完善的制造产业链条,是加快公司创新产品迭代的重要因素之一。
他表示,2014年将公司从香港迁至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便是为了节省沟通成本、运输成本,提升检测与创新效率,“如需要加工一个零部件,在东莞很快便能找到供应商。”
作为孵化基地,凭借完善的创新生态和便利的产业链条件,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自2014年成立以来,至今已孵化60多家科技企业,存活率高达80%,且100%为硬科技公司,约15%成为独角兽或准独角兽企业。
在科技创新与先进制造的相互作用下,松山湖科学城各领域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一条覆盖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等关键环节的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加速完善。
科学+效益
高效创新体系产生更多价值
“我们的新一代锂电池续航更久、成本更低、安全性更高,目前在中试生产阶段,已经有多家新能源车企前来沟通合作。”7月27日,位于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园区内的锂电池正负极片生产线和软包动力电池生产线正忙碌运转,工程师梁海聪在接受大学生记者采访时说到,松山湖完善的产业配套及下游客户需求,正推动该项目迅速向产业化应用推进。 同样位于材料实验室新园区的大湾区电镜中心内,多台国际先进电子显微镜完成安装仅半年多,利用这些设备,可以从原子级别观察材料特征。大湾区显微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范晓坤介绍,这些“顶配”设备将为包括锂电池在内的多种材料研发提供强大的研究手段,中心建设完成后,除开展材料实验室自身研究课题外,还将服务大湾区乃至全国更多用户。
不久前,材料实验室通过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估定价、网上公开挂牌交易等方式,将骨水泥团队的两项专利转移转化到团队的产业化公司——中科硅骨(东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探索出了一条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公司的成果转化路径。据悉,骨水泥团队的这一科技成果,未来有望切入数以百亿计的医疗市场。
这是松山湖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率的一个缩影。
在超过1000度的火焰喷射下,木板表面涂层开始碳化,但底下的木板却没有燃烧碳化痕迹。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的中科金沅疯狂科技实验室,大学生记者见到了该团队耗时11年研发的无机陶瓷纳米材料。这种神奇材料集合散热、聚热、隔热三功能为一体,现已应用在航天领域及3C产品、电器、电机、电缆线散热等民用领域。
“园区内几千套科研仪器设备都可以共享,每次使用只需要几十元,如果企业自己购买可能需要上千万元。”中科金沅研发主任杨博说,“松山湖构造的科研环境比高校里面还要好”。
科技成果遍地开花的背后,离不开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
“松山湖科学城的创新链有源头创新、有技术创新、有成果转化、有企业培育,再加上科技金融的支撑,形成顶天立地的创新格局,让科技能够转化为支撑经济发展的力量。”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指出,松山湖从种“一棵树”,到培育“一片森林”,致力于以全链条创新体系改变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真正发挥科技对产业与区域发展的支撑作用。
科学+城市
让科学家与科学城“双向奔赴”
今年3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青年研究员唐彬带领“科研娘子军”团队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她说这一切都离不开如今国家对女性科研工作者的大力支持、东莞松山湖科学城提供的平台机遇和团队成员的精益求精。
近年来,来自全国各地的高层次人才加速向松山湖聚集,大量年轻人把松山湖当做精彩人生的起跑点,已有3万多名优秀科研人员在这里扎根成长。城市和人才“双向奔赴”的故事何以在此接续上演?这背后既离不开松山湖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创新生态的深度加持,也是松山湖建设高品质城市配套为引才留才提供新支点的重要体现。
建园以来,松山湖坚持“新城与产业齐飞”的发展理念,着力于“产”、着眼于“城”、落脚于“人”,不断提升基础教育、医疗健康、交通道路等配套服务,打造功能完善、智慧高效的科技型园区,擘画产业新城美好图景。
松山湖人社分局局长钟凤章表示,作为东莞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平台,松山湖科学城设立专项人才基金、住房补贴等一系列人才落户配套政策,园区内拥有丰富优质的教育资源,其中高校6所、中小学15所、幼儿园19所,为像唐彬这样的优秀科学家解决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后顾之忧。
此外,半小时交通圈和智慧社区的建立也为科研人员和创业者们的生活、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来松山湖之前,张俊荣的工作是利用中子探测技术进行材料研究,装置的使用反过来让他对探测技术产生了浓厚兴趣,渐渐将研究重心转移到中子源装置本身。
彼时,国内还没有建成中子源装置平台,远在日本的张俊荣在得知我国第一台散裂中子源项目启动,便主动申请回国来到东莞,参加建设工作。如今,作为研究人员和用户之间的一座桥梁,张俊荣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换,为大湾区产业赋能。
松山湖科学城今天的成就,归根结底取决于人才的集聚度、活跃度、创新度。松山湖通过打造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人文、生态等多种功能的一流城市空间载体,吸引数以万计的院士专家、双创人才、科研人员来到松山湖投资创业、安家落户,成为改变松山湖未来的重中之重,为城市和人才的“双向奔赴”架起新桥梁。
科学+青春
青春气息激荡科学之城
“满眼都是创新建筑、景观和道路园林,处处充满年轻气息。”走访中,大学生记者对松山湖的初印象充满了科技感与青春气息。
“在20岁的年纪与21岁的松山湖相遇,很有意义。”来自武汉大学的康一帆今年正好20岁,坦言几天的走读活动,印象深刻的就是松山湖的科技创新和生态环境,“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松山湖,那就是青春。”
“我今年25岁,已经在中国散裂中子源学习一年了。”在中国散裂中子源通用粉末衍射仪控制室,学员们见到了来自上海大学物理研究所的史金强,他去年从大学来到松山湖,就被这里的氛围吸引,并在导师和部门负责人建议下,直接从硕转博,继续向科研进军。
史金强介绍,在散裂中子源不仅可以和全世界、各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交流,更可以利用最先进的大科学装置推进课题。在学习和科研之外,史金强和同事们业余时间经常打篮球,松山湖丰富多彩的活动也为他们的生活增添了一抹亮色。
除了正在见习的学生,在这所“国之重器”里,也有博士毕业后便入职成为科研团队的一员,赵瑀就是其中之一。
“松山湖这里有实实在在的科学装置,可以依托这些装置做科研。”2021年,从中国科学院大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专业博士毕业后,赵瑀选择在松山湖留所工作。相对其他同样拥有优质科研条件的城市,松山湖对于她的吸引力在于越来越好的城市发展和“没有那么卷”的城市氛围。在这一年的工作生活中,赵瑀常常和其他科研工作者一起夜晚骑行松山湖,然后一起吃晚饭,交流前沿科学。
“既有工作,又有生活”的工作与生活,让赵瑀感受到松山湖的青春与惬意。对于青春的定义,她更是直言“科研事业就是我的青春。”
唐彬是最早参加中国散裂中子源建设工程的骨干之一。2012年,唐彬放弃了在北京的户口和一切资源来到松山湖,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科研工作中。其负责的高性能闪烁体中子探测器,共推出三代核心产品,实现了工程化设计与批量生产,技术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唐彬表示,松山湖对人才的重视、对科研创新的诚意深深打动了她。近10年间,唐彬和松山湖一起成长,感受着彼此的青春和活力。
在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同样上演着青春追梦的故事。90后创业者张峻彬是其中之一。他花了3年时间,带领团队设计研发了“会自己洗拖布”的云鲸J1,解决了扫拖机器人需要“人力洗拖布”及“拖不干净”的市场痛点,从而引领行业创新,公司产值节节攀升。
科学+人文
人文之美成科学城点睛之笔
在松湖烟雨中,坐观湖光山色静听湖鸟轻鸣;在仲夏夜里,沉醉在露营的晚风中;在材料实验室中,品尝一杯“科研咖啡”;在创新创业不夜城,尽情欢唱青春的旋律……在几天的行程中,大学生记者深入走读松山湖,实地感受并记录松山湖独特的人文魅力。
“此次松山湖之行打破了我对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诸多人文场景与空间能让科学家能够在这里惬意地居住,从而更好地产出科研成果。”来自暨南大学的孙小钧直言,通过几天走访,她彻底被松山湖的人文之美“治愈”了。
城野互联,城湖相生,既揽山水之幽,又得人文之盛。松山湖以一流的人文空间对“产城人”关系进行重塑,使得诗意山水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生态文明与科技力量并行发展。
行走在松山湖,科研大厦和产业基地随处可见,空气中似乎都充满着“科学的味道”。不过,在这座朝气蓬勃的科学城里,科学家们更加津津乐道的却是这里的人文氛围。
“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宗旨,让我们更加重视生活与工作的平衡,在空闲时会去运动一下。”邓司浩是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程师,下班后在松山湖跑步、骑行已经成为了习惯。
俯瞰松山湖,226公里的绿道系统将自然山水、生态公园、产业体系以及大学、研发机构等串联起来,这为像邓司浩一样的科研人员提供了绝佳的运动场所。此外,羽毛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所分布在大大小小的科研机构之间,让科学家能够随时随地运动起来。
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科学家在轻松的氛围中品尝着咖啡和点心,共同探讨严肃的科学话题,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样的交流场景大量存在于松山湖的科研机构内。
其中,松山湖为园区科学家打造的1500平方米的科学家活动基地,内含多种功能模块,为科学家会客、学术交流提供了场地和专属服务空间,路演区、茶艺室、书画室、棋牌室一应俱全。
“除了做学术,还要优雅地生活。”作为中国散裂中子源通用粉末衍射仪系统的负责人,何伦华常常奔走在实验室和家庭“两点一线”之间,她说科研实验经常需要24小时不间断。
高品质的人文环境既是科学家的灵感之源,也是他们生活的点睛之笔。“搞科研遇到困难是经常的,有些问题怎么也想不通的时候,我会在松山湖边散步边思考。有时脑子一清醒,就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在赵瑀看来,松山湖惬意的生活帮助她激发了更多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