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急启动应急预案,和管委会保持密切联系,人员、物流、生产等全部按照防疫要求落实到位……近日,松山湖企业一边紧抓疫情防控,一边全力推进满工满产,取得良好成效。
通过实行“一岗三人”“一人三岗”用人制度,广东红珊瑚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红珊瑚药业”)把人员短缺的风险降至最低;供应链全国布局,各项生产要素持续流转,极大减少疫情对生产及业务连续性的影响,生益科技再造企业管理流程,重构资源调度能力,疫情期间,大物流、大计划彰显企业供应链韧性。
疫情仍在,但松山湖企业保持强烈的危机意识,以企业管理体制创新和供应链的重塑和再造,积极应对。本次疫情期间,松山湖企业供应链韧性显现,开足马力满工满产。

政企合力,科学抗疫
“温度”留人
东莞市应急管理局松山湖分局副局长古汉周是生益科技的挂点负责人。自挂点以来,他每天都前往该公司查看疫情防控工作,和企业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解决遇到的防疫问题。
“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和松山湖管委会保持密切沟通,大家共同商量如何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同时保证生产的有序推进,满工满产。”日前,生益科技集团人力资源总监、防疫工作负责人黄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是松山湖政企合力,共筑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的一个缩影,也成为松山湖企业科学抗疫的重要基础。
生益科技是国内最大的覆铜板生产企业,疫情防控期间,在管委会的指引下,该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有效举措,在疫情防控期间同样保持企业有序生产。

据了解,2020年新冠疫情首次发生时,生益科技就自主开发了内部管理系统,建立员工动态档案,详细记录员工的健康状况和去向。本次疫情,这一系统得以发挥重要作用,保证了公司数千名员工的良好管理。
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更有充满“温度”的管理方式。日前,松山湖实行全域交通管制,生益科技近700名员工快速行动并住进了公司宿舍。“公司还额外给予每位员工每天50元的生活补助,并对在防疫工作、物流运输的员工给予一次性800元的奖励。”黄茜表示。
为更好地安抚员工,企业工会也会发各种物资和水果,员工餐厅还供应新冠肺炎预防食疗汤水。“所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保持身心健康。”黄茜表示。
红珊瑚药业现有145人员工,本次疫情防控期间,红珊瑚药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一直在持续进行。
“企业自动化水平很高,员工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的要求持续推进生产经营。同时,作为一家生物医药企业,企业本身在日常生产经营中,防疫和卫生情况都比较良好。”该公司董事长王中嶽表示。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防控期间,红珊瑚药业的10多名员工按防控要求,必须进行集中隔离和“三天两检”的核酸检测。
该公司立刻安排这些员工住宿,并购买了床上用品、生活用品等日常生活物资,全部公司买单,员工只需要按照防疫的要求来做就好。“员工是为企业创造财富的人,要尽可能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才能更好的保持企业的健康发展。”王中嶽表示,2021年公司营收在3.28亿元,相比上一年增长68%。今年预计营收达4.5亿元,保持快速增长。
据介绍,连日来,松山湖多家企业一边紧抓疫情防控,一边保证生产的持续推进,取得良好成效。近期摸底结果显示,222家规上工业企业生产情况,93%以上已实现满工满产。
政企合力,科学抗疫,更有温度的安抚员工,松山湖企业正在加速归来。

管理变革推动用人更具弹性
供应链更具韧性
截至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已经从对经济领域产生影响的突发事件的“黑天鹅”变成更长时间区间内影响经济运行的“灰犀牛”。
三年时间里,不时暴发的疫情已然深刻地改变着松山湖企业的内部运营管理模式,用人更弹性,供应链更具韧性,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黄茜表示,企业业务连续性是支撑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稳定、有序的重要影响因素。
如何保持企业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疫情三年,为减少疫情可能带来的潜在的风险,生益科技在全国范围布局,确保企业供应链的稳定性和保持强大的韧性,更具适应性。
王中嶽则对疫情可能带来的人员短缺进行了提前布局。“简单说,我们公司的用人制度概括起来是‘一人三岗’‘一岗三人’。”王中嶽表示。
据介绍,“一人三岗”是每一名员工都要学习和本职工作相关的另外两个岗位的工作技能,每掌握一个工种的技能就增加月薪200元,如果两种技能都掌握了,每年可以为员工增加4800元的收入。“一岗三人”即一个岗位有3名员工可以随时替换。一旦出现类似疫情导致员工无法及时到位的情况,其他员工就可以立刻顶上。

不但如此,红珊瑚药业对企业未来发展也早有布局。据了解,今年该公司随着订单的持续增加,将新增加3条生产线,采取两班倒的方式加速生产。同时红珊瑚还引入孵化多个生物医药领域的前沿企业,为公司在未来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时之困,难阻企业发展前行的大势。管理变革,流程重塑极大增强松山湖企业的供应链韧性。疫情仍在,但松山湖企业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强大的自我驱动力,将冲破疫情阴霾,取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