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作为基础科学之基础,对助推相关学科领域交叉融合,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科技、经济发展意义重大。”2月12日,在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举办的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建负责人田刚对数学发展的意义,进行了确切阐释。
作为汇聚数学领域一流院士专家的高水平学术盛会,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传递出了重视基础学科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的强烈信号,同时也展现了松山湖科学城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加快补强基础研究能力,完善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打造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核心创新引擎的目标追求与积极作为。
院士专家集体倡议
展现数学基础学科新作为
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由大湾区大学(筹)与松山湖管委会联合主办,不仅是大湾区数学学科领域的一次峰会,同时也是粤港澳大湾区首次举办的最高学术规格的数学学术论坛,田刚、袁亚湘、鄂维南、江松、汤涛、方复全、陈志明、张继平、叶向东9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及知名企业、高校专家学者积极参与。
论坛通过主题报告、研讨会等形式,交流最新数学成果和数学技术,促进数学及相关领域新方向探索,推动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深度交叉融合,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学研究水平。
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湾区大学筹建负责人田刚与多名院士还共同发出倡议,希望社会各界高度重视数学学科建设,希望以松山湖数学论坛为载体,为东莞乃至大湾区科技创新发展输送源源不断动力,全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展现数学基础学科新作为。
当前,松山湖集聚了包括赵忠贤、田刚、陈和生、王恩哥、汪卫华等一批院士专家和400多位国内外知名科学家,建立起中国散裂中子源国家大科学装置、松山湖材料实验室、6所高等学校、23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国际创新创业社区等一大批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中试和产业化的平台基地,培育了一大批高科技企业,初步构建起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
“作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核心创新引擎的松山湖,自设立之日起,就扛起了为创新驱动发展探路的核心使命。”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表示,高规格举办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就是要向全社会传递一种强烈信息:东莞举全市之力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引领战略、坚定不移地重视和持续支持基础科学研究和源头创新活动、坚定不移地聚焦和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不断取得新突破。
刘炜向院士专家及企业家们发出邀约:“遇见数学,预见未来。巍峨山下,松山湖畔,选择松山湖,成就新未来。让我们一起从春天出发,向科学进军!”
瞄准国际科技前沿
提升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
从中国散裂中子源多台谱仪接连建成,南方光源研究测试平台、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新园区相继投入使用,到松山湖联手华为云打造的全国首个“开发者村”落户建设,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第一标段全面封顶……近期,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发展捷报频传、春潮涌动。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能力的支撑,基础研究则是科技创新的源头。今年东莞市两会期间,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主任陈延伟建议,东莞要进一步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和投入,加大对大科学装置的支持,为东莞科技创新注入“强心剂”,为先进制造提供助力。
大科学装置无疑是开展前沿科学研究的“利器”。不久前,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可行性报告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科创布局中的重要性再次升级加码。未来,散裂中子源二期工程还将建设11台中子谱仪和实验终端,提升加速器和靶站的束流功率。项目建成后,装置综合性能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国家战略需求和世界科学前沿研究对高性能中子散射的要求。
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为松山湖科学城提升基础研究能力提供了突出的硬件优势,与此同时,深化基础学科发展、加强人才队伍引育等软实力建设,成为决定松山湖科学城未来发展高度的另一关键因素。
“数学是基础研究的基础,拥有强大的数学学科,才能有力地支持和支撑基础研究的快速发展,推动‘卡脖子’问题的解决和科技创新发展。”首届松山湖数学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数理学部主任江松也指出,加快数学研究已经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大战略方向。
“一流大学拥有一流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是决定区域竞争力和软实力的重要引擎,是区域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田刚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谋划布局一所新型的研究型大学势在必行,大湾区大学由此应运而生。大湾区大学定位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将瞄准国际科技前沿开展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研究作为发展方向,将重点建设数学等具有代表性的基础学科。
关注数学人才培养
以学科建设塑造产业创新力
近期,以ChatGPT为代表的智能聊天机器人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其对海量信息的整合运用及智能化处理水平令不少网友惊叹。实际上,这背后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以数学为基础的算法研究水平。
当前,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创新,数字技术、数字产业正走向当今世界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最前沿。智能制造工程技术人员、工业互联网工程技术人员、虚拟现实工程技术人员、智能硬件装调员、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一批又一批与数字产业相关的新职业得到“官方认证”。伴随着全行业数字化的快速推进,数学学科的发展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当前,东莞制造业产业链齐全、层次丰富、基数庞大,拥有工业企业超20万家,规上工业企业超1.2万家,对于数字化转型有着庞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松山湖也正从“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两大方面加快推进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以软件和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为代表的数字经济正蓬勃发展,引进了虹勤、金蝶云、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知名软件企业,以及语祯物联、益模智能等极具竞争力的新兴企业。
“我们企业非常需要数学相关的人才,企业软硬件系统开发方面,数学一直是非常底层且关键的核心技术。”广东朗呈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吕键带领团队研发了国内首台口内扫描仪,他说,越来越多的前沿科技最终归根于数学,“我们未来的创新力还是看我们底层的数学理论如何应用到目前面临的实际问题上”。
在田刚看来,广东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力量,提高产业水平,数学技术型研究体系非常关键。“广东应该更加重视基础研究方面工作,这不一定马上就看到效果,但对于长远的发展非常关键。”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校长汤涛
“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须有人能够走在技术发展前面,把一些基本理论打开。”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UIC)校长汤涛也有着同样的看法。汤涛表示,数学发展应该两条腿走路,一方面要积极与企业沟通联动,推动学术成果的应用转化,另一方面打造数学人才产生的土壤,关注相对长期的科技发展战略,将具有更长远的意义。
高规格举办松山湖数学论坛,加快补强基础研究,是松山湖不断完善创新生态体系、营造良好创新氛围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松山湖科学城持续举办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粤港澳院士峰会、松山湖科学会议、华为开发者大会等有影响力的重大科技活动和高水平学术会议,科学氛围愈加浓郁。
2023年,是松山湖厚植发展优势、乘势而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松山湖将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主线,全面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加快构建全链条、全过程、全要素的创新生态体系,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贡献松山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