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表彰2019年度我市孵化行业单位和个人取得的成绩、把握时代发展趋势、聚合各方力量,昨日,由东莞市科技局指导、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主办的东莞市孵化育成成果表彰大会暨后疫情时代孵化器的生存与发展主题分享会在松山湖光大We谷举办。
已认定国家级孵化器23个
一直以来,我市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孵化工作,认定扶持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引导各类优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往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更鼓励龙头企业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为我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和创业项目团队提供良好的孵化培育、创业服务和发展壮大的平台。
目前,我市科技企业孵化方面成果丰硕。会上,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廖俊旭表示,截至2019年底,我市孵化面积已达1974572平方米,在孵企业总数量达3806家,带动就业达54097人。已认定国家级孵化器23个,省级孵化器38个,市级孵化器96个;国家级众创空间24个,省级众创空间31个,市级众创空间30个,国家级孵化器数量居全省地级市第一。
“从孵化数量上看,东莞的双创事业已经走在广东省前列,并且打造出了一个紧跟广深、值得交流和学习的孵化育成体系。”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会长张伟良表示,5月,广东省科学技术厅印发《广东省科技企业孵化载体管理办法》,这意味着孵化器管理将标准化、规范化,借着这阵东风,希望东莞能有更大的作为,不断提高国家级孵化器的数量与质量。
专业化道路是未来发展方向
活动现场为2019年度获得各级资格认定的单位和个人颁发牌匾和聘书。2019年,我市共评选出10位“东莞孵化行业优秀工作者”、18位创业导师获得市级备案资格、15家单位获得“东莞市众创空间”称号、18家单位获得“东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6家单位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称号、8家单位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称号。
随后,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分别与东莞民营投资集团、中青创投、Brinc、市侨留会、市智能制造协会、市青年企业家协会、松山湖莞商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疫情后时代下,“双创”正迎来一个新的起点。市科技企业孵化协会会长陈浩华建议,接下来东莞孵化器要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有效支撑实体经济;争取多方资源、联合孵化;努力借助金融活水,完善创业投资服务体系发展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要努力拓展团队空间,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华科城·创新岛于2019年被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广东道滘华科鼎城产业孵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莫莉娟表示,接下来会坚持专业化发展道路,聚焦智能制造领域,助力莞企开拓市场、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