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纪初,“村村像城市,又处处像农村”的东莞,在“爱美之心”和科学规划的双重推动下,渐渐开始了城市颜值大改造……
改革开放以来,东莞形成了市、镇、村、组的“四轮驱动”发展模式,有力地促进了东莞镇街、村级经济的快速腾飞,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布局,到了本世纪初,东莞还是农业味十足,乡村环绕着的一座小城,稻田裹住的工业厂房散布在道路两侧,看上去 “村村像城市,又处处像农村”。
进入新世纪,东莞市委把城市建设作为今后东莞发展的重点。2001年5月,东莞市委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战略目标,确定“一网两区三张牌”的战略思路。“一网”指把东莞作为一个城市整体来规划建设,构筑全市的高标准基础设施网;“两区”指建设城市新区和松山湖科技产业园区;“三张牌”指打造城市牌、外资牌、民营牌。
2004年4月,中共东莞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提出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确立“一城三创五争先”的战略思路,延续和深化“一网两区三张牌”的战略思路。
“一城”就是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三创”就是创新发展模式、创新发展环境、创新发展能力;“五争先”就是在外源型经济、内源型经济、城市建设、文化建设和党的建设五个方面争先创优。在“一网两区三张牌”和“一城三创五争先”战略思路指引下,东莞跨上了现代化建设新台阶。
“三创”为如何提升东莞的综合竞争力指明了方向。步入2004年的东莞,其经济发展已经出现了许多积极的新变化、新亮点,对照建设现代制造名城的目标,“三创”针对东莞发展到新阶段后凸显出来的矛盾,在战略的高度上指出了解决办法。
发挥产业优势、打造自主创新平台,是“三创”的亮点。增强自主创新动力实乃东莞的高招。选择10所左右国内外知名大学和一批科研机构或研究开发型企业建设大学研究院,将松山湖建设成为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和科技人才集聚地;加快建立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科技孵化器体系;加快建设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装备制造业基地……凡此种种,无一不是指向创新。
在“一网两区三张牌”、“一城三创五争先”战略的指引下,东莞围绕建设现代制造业名城的目标,全面推进城市建设,大力发展园区经济,积极扶持民营企业,打造了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优势,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城市新区、松山湖科技产业园、虎门港建设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