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城建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正式运行收件。南都记者 方光明 摄
东莞市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业务将“一站式”办理!3月12日上午,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以下简称“试点专区”)全面收件动员会召开。从2019年3月15日起,东莞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将从试运行阶段,进入正式运行阶段。届时,东莞市各业务部门建设工程所有相关事项及窗口业务将进一步整合,全部过渡至试点专区大厅,并按相关审批事项清单面向东莞全市范围办理市级窗口业务。
打造成为企业满意的
最优审批服务大厅
2018年,东莞被列为全省开展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的三个试点城市之一,提出打造珠三角最快、最好的建设工程审批管理服务。同年6月,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会同松山湖管委会打造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并于8月正式对外试运行,提供“一区集中,集成服务、一个窗口,全面收件、一次申报,并联申报、一次踏勘,联合验收、全程跟踪,代办帮办”五项特色服务。
南都记者了解到,自2018年8月松山湖试点专区正式对外试运行起,经过半年的使用和不断完善,试点专区目前总体运行情况良好。截至2019年3月8日,试点专区共为84家企业成功办理了885项业务。另外,试点专区已成功为凤岗翡翠花园、广东顺联动漫2家企业完成了施工许可阶段审批业务的一套材料申报和并联审批,业务全部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实现统一发证。
据介绍,本次试点专区全面收件动员会,是东莞深化落实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的是一个关键节点,将通过全面收件工作检验各项改革任务,力求把试点专区打造成为企业满意的最优审批服务大厅,提升审批服务软实力,为东莞改革翻开改革新篇章。
19个市级部门审批代表
已全天候进驻办公
南都记者从动员会上了解到,试点专区将从3月15日起,按照东莞市企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事项清单面向全市范围办理市级窗口业务。非特殊情况,原则上要两个工作日内关闭清单内60个事项的市级办理窗口。除了市级窗口业务,委托下放至“一园六镇”办理的业务也同时在专区提供收件服务。
此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启用后,“固定资产节能审查”事项由改革前的审批需近2个月优化为当天办结,“施工许可阶段”实施并联审批,只需6个工作日即可发证,“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备案”事项由改革前的19项申办材料调整为2项申办材料。
“试点专区包括导办区、前台综合收件窗口、后台联合审批区和并联审批洽谈室。其中,导办区通过微信与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对接,实现线上预约取号、现场无声叫号、平台科学派号,减少申请人等候时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结合“一窗式”改革,试点专区大厅前台设置12个窗口,后台联合审批区共设有60多个办公座席,除特殊情况外,19个市级部门审批代表已全天候进驻办公。
“全力推进审批部门人员进驻,做好事项审批、并联审批、业务咨询等工作。”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刘汉森表示,将全面提升窗口人员综合能力,确保业务能力跟得上,同时要做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保障工作,确保全面收件铺开后线上、线下业务同步顺畅运行。
南都记者了解到,为提升窗口人员业务技能,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组织了审批部门及专业咨询与培训机构对窗口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服务礼仪、业务知识、收件技能、法律法规等系统培训,服务能力大幅提高,收件时长从最初的平均20分钟缩短至目前的平均10分钟,不断减少企业办事的等候时间。
采写:南都记者 杨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