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湾区都市·品质东莞”⑥
刷身份证识别、录入资料……只花了10分钟,袁锦泉就在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东城分局办事大厅的电脑上,完成了企业设立登记全套资料的填写,只需要等1个工作日便可拿到营业执照。通过企业登记注册自助填表“互联网+”平台进行注册,比提交纸质资料申请快5—7天,比全程电子化系统申请快20分钟以上,而且更准确更规范。
这是东莞市实施重点改革突破工程,积极探索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的一个小切面。2018年以来,东莞扎实抓好49项国家、省级改革试点任务,部署24项重大改革任务,明确全市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四梁八柱”,奋力攻坚克难,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集中实施一批事关东莞全局、影响深远的基础性和关键性改革,更好地发挥了改革的牵引作用,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积蓄动能。
增创营商环境新优势
“以前要交19项材料,厚厚的一摞,现在只需要交两份材料、盖两个章就行了。”接过一份“施工图审查备案凭证”时,东莞市大业施工图审查有限公司的业务经理叶女士感慨地说。在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以下简称“市级试点专区”),叶女士仅用1个多小时,就完成了华为松山湖终端项目一个小建设工程的施工图审查业务。
材料简化的同时,审批时限也大大提速。近日,在市级试点专区,佳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陈惠即来即办,办好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而以往这一事项要1个多月时间才能办结。
去年,东莞成为全省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专项改革试点。去年8月,《东莞市优化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实施办法》正式印发,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松山湖市级试点专区正式对外开放。改革实施以来,东莞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涉及的办理事项从162项精简为60项,压减63%;企业从立项到取得施工许可的审批时限最快压减至26个工作日,压减了71%。
作为广东省4个营商环境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东莞提出力争用3年时间,把东莞市打造成为审批流程最优、开办企业最快、收费项目最少、经营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企业群众办事最方便的营商环境高地。把改革作为推动发展的关键一招,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东莞谋划推进了一系列重大改革,有效破解了一大批制约发展的历史遗留问题。
“真的没想到能这么快,效率高!”在工商银行东莞分行非现金服务区,市民钟小姐提交了不动产权证、身份证和办理抵押登记申请后,工作人员很快就将不动产登记证明打印出来,银行便可根据此项证明放款。
自去年深化不动产登记改革以来,东莞的抵押和转移登记从原来的数月分别缩短到3个和5个工作日办结,“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模式则使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速。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抵押业务负责人闵卓介绍,以办理抵押登记为例,以前市民至少要跑银行、房管所各1趟,如今,通过“只跑一趟银行”的抵押登记“一站式”服务,1个工作日内即可办好。
审批上的“减法”,办事效率的“加法”,换来了市场活力的“乘法”。去年,东莞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26.49万户,同比增长18.71%。目前,全市实有市场主体115.08万户,实有企业突破50万家,稳居全省地级市首位,目前每千人拥有企业数接近发达国家经济体水平。
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最近,东莞市商务局外商投资促进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地筹备两场展会,一场是组织莞企参加2019年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另一场是4月在东莞举行的第十一届加工贸易产品博览会。
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是公认的全球最大、影响力最广泛的全球性电子展之一。作为该展会的常客,东莞市永晟电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理付权说,每年参展都能吸引到几个客户,去年展会上认识的几个大的客户,目前正处于试样品的阶段,达成合作的希望很大。
2018年,东莞出台了促进外经贸稳定发展20条举措,其中包括“东莞制造全球行”系列措施,通过共建国际合作网络、扩大国际会展合作、扩大出口信用保险、拓展内销市场、争取B2B跨境电商出口试点、支持境内外展销中心建设等措施,鼓励企业扩大出口,开拓市场。
近年来,东莞以构建国家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为契机,加大探索创新力度,开放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开放空间得到进一步拓展,开放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突破1.3万亿元,排名全国第5,增长超过10%,连续两年跻身海关总署评选的“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前三位。今年1月,东莞外贸出口686.1亿元,增长20.4%,占同期广东省出口总值的17.6%,实现了漂亮的“开门红”。
越来越多的东莞企业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走进国际视野:华坚埃塞俄比亚工厂已在当地安置就业8000人,累计出口创汇1.2亿美元,占埃塞俄比亚鞋业出口总量的65%;永强汽车制造集团收购了意大利和英国的特种车制造公司,成为国内首个实现消防车品种齐全的整车生产厂;易事特的UPS不间断电源,为美国首条无人驾驶地铁提供核心供电系统,企业也从代工转型成为进军海外的科技先锋;尚睿公司通过跨境电商将莞货卖向了世界……
开春伊始,东莞市高臻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就开始为去年10月在越南工业展上接到的订单开足马力生产。在2017年展会现场,企业签下了60台贴标机大订单,去年展会的订单金额更是超过千万元,迅速占领了东南亚这个新兴市场。
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东莞不断深化与发达国家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在经贸、科技、人才、人文等领域的交流合作,东莞品牌迪拜展销中心、东莞商品南非展销中心等相继成立,为莞企面向全球市场创造了贸易往来的平台和机会。去年,东莞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进出口2632.9亿元,同比增长25.4%。
如今,良好的产业基础,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和创业氛围,构筑了东莞向更高层次开放型经济迈进的新优势。一个自主性更强的开放型经济和国际化水平更高的开放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
深化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
2月25日,东莞市生态环境局松山湖片区直属分局、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松山湖片区直属分局、东莞市自然资源局松山湖片区直属分局挂牌成立。“直属分局的成立,将有助于片区内的企业‘少跑腿’,减少了办事的中间环节,部分事项无需前往市局便可在片区办理。”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松山湖片区直属分局局长黄毅说。
在资源要素约束趋紧等一系列因素的倒逼下,长期形成的分散式发展让东莞市辖镇的行政架构的弊端逐步显露出来,各镇街单兵作战的模式已经很难满足集约高效发展的产业需求。
近年来,东莞将园区统筹组团发展作为核心战略,在不改变行政区划的情况下,以园区统筹带动周边地区协调发展为核心,将多个发展单元组合成一个大片区,全市划分为六大片区,通过市一级的充分赋权,做实做强园区管理机构统筹发展规划、区域开发、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和政务服务效能提升等五个方面的职能,激发市直管镇体制活力,同时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着力破解资源配置碎片化问题。松山湖片区一园区六镇成为试点的“头雁”。
2018年9月,一年一度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在上海开幕。第三次组织企业参展的松山湖,落实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部署,首次携松山湖片区内近20家机器人企业集体出击、抱团亮相,为工博会添了一抹东莞亮色。展会上,位于寮步镇的阿李自动化表现不俗,在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帮助下,这家企业年产值保持高速增长态势的同时,主营业务也向动力电池关键零部件扩展,并成为东莞第十二批上市后备企业。
“我们寮步是受益者。”寮步镇招商分局副局长林洁很感慨。“松山湖是‘金字招牌’,外界对我们的了解和认可都大大提升。”因为“傍”上了松山湖,寮步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更足。“现在纳税低的企业很难进来,我们招商的很多企业纳税达到甚至超过每亩100万元。”
去年,松山湖片区实现生产总值181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7亿元,分别同比大增10.5%、21.1%,均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片区还在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教育、医疗等区域公共服务统筹等方面做出了系列探索。
还有一批投融资体制机制的重点改革也在深入推进:进一步完善市属国有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鼓励民间资本与国有金融资本开展深度合作,进一步释放PPP空间,探索TOD与轨道交通融资良性循环的投融资机制,探索“财政撬动、社会联动、形成滚动”的开发建设投融资模式……
靠改革去突破新的历史隘口,为破浪前行的航船,找到更为宽阔的水域。敢为人先的东莞,继续先行先试,大胆实践探索。
撰文:郭文君 摄影:孙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