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央电视台共同发起,联合科技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等共同主办的《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颁奖典礼》(以下简称“科技盛典”),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科教频道先后播出,聚焦年度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给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获颁“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
陈和生对东莞支持参与散裂中子源的建设表示感谢。市委常委、副市长张冠梓代表市委、市政府和东莞人民上台向陈和生献花,热情欢迎越来越多科技精英共聚东莞,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共同奋斗;节目录制结束后,送上东莞市人民政府贺信并致以热烈祝贺。
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出席颁奖典礼,对东莞支持参与建设散裂中子源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
“科技盛典”自2012年启动,每年通过权威推荐、评选出科技创新人物、团队,是一场聚集当今中国顶尖科学家和科技创新成果的科学盛宴。此次获颁“2017年度科技创新人物”的陈和生院士,是我国粒子物理领域的权威专家,曾主持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改造工程。2007年,他来到东莞,开始主持并指挥建设国家级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用10年时间,通过中科院、东莞等各方携手,陈和生和他的团队建成了世界上第四台散裂中子源。2017年8月28日,中国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当年11月初,装置完成了首轮加速器和靶站谱仪的联合调试,达到了验收指标的要求。这是世界第四台、中国第一台脉冲式散裂中子源。项目建成后,将每年吸引上千名顶级科学家到东莞工作。节目中,陈和生向观众形象演示了散裂中子源的工作原理和科研价值,并发表获奖感言,赢得现场观众嘉宾的阵阵掌声。
张冠梓表示,近年来,东莞发生了很大变化,已经成功实现了从“世界工厂”向“创新高地”的华丽转身,热情欢迎越来越多像陈和生院士这样的杰出科技精英共聚东莞,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共同奋斗。
■对话
东莞吸引顶尖创新资源步伐加快
记者:此次当选“年度创新人物”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
陈和生:这次获奖,不仅仅是对我本人,更重要的是对中科院和东莞市在散裂中子源工程建设成就的一个充分肯定。经过十多年各方携手,几百名科研人员奋斗,去年8月28日散裂中子源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当年11月9日加速器功率达到了相关验收指标,为散裂中子源完全竣工并对用户开放奠定了基础。可以说,这是中科院在大科学装置上的一次辉煌,同时也是对广东省、东莞市和中科院合作发展建设大科学装置的高度肯定。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散裂中子源的最新动向和接下来的计划?
陈和生:散裂中子源在调试方面进展顺利,但作为一个用户装置,必须强调稳定、可靠,现在就要朝这个方向努力。从1月初起,我们已开始第二轮调试运行,目的是要让它做到长期、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任务很艰巨,为此我们春节都决定不休息,继续坚持调试,确保在2018年3月份达到预期竣工的目标。
记者:在建设广深科创走廊的大局中,您如何看待东莞在其中的作用与潜力?
陈和生:10年来我亲身感受到了东莞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巨大成就。我想接下来,东莞对顶尖的科技创新资源的承载力会更上一层楼,吸引聚集资源的步伐也会进一步加快。相信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背景下,东莞的科技创新、转型升级一定会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关
东莞多项创新指标居全省前列
近年来,东莞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仅迎来了散裂中子源等一批高端科学大装置和平台,在高企数量、研发机构、专利发明、人才引进、科技金融等多个方面也硕果累累,多项创新指标居全省前列,为参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向创新型一线城市挺进打下了坚实基础。
无论是基础性科研平台载体,还是重大核心技术,近年来东莞都接连迎来重大突破,实现了质的飞跃。以散裂中子源为依托,东莞市正规划建设中子科学城,同时引入同步辐射光源等装置,将建设成为珠三角大装置集群核心,国家级科技创新策源地以及广深科创走廊联合创新、开放创新、集成创新中心。未来将吸引一大批科技人才汇聚东莞。目前,该项目已经成功入选为广深科创走廊省级创新节点之一。
去年12月,东莞市成功获批启动东莞材料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建设,成为首批启动建设的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该实验室已纳入东莞中子科学城的规划,将建设成为面向国际材料科技前沿和国家、省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端研发平台。
东莞市还集聚了材料基因高等理工研究院、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等一批高端研发机构。中国第三代半导体南方基地建设也在加速进行,已注册成立南方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