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高新区2020年工作计划
- 2020-03-04
- 来源: 本网
- 发布机构:
- 【字体: 大 中 小】
2020年,松山湖高新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和“1+1+9”工作部署,深入贯彻市委十四届十次全会精神和“1+1+6”工作思路,坚持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主题,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聚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聚焦功能区统筹,聚焦高水平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现代化经济体系,推进园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打造东莞科技创新高地、高精尖产业发展高地、科技城市副中心。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聚焦创新引领,力争在建设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上取得更大进展。把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作为参与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关键抓手,充分发挥园区大装置大平台集聚、产业基础雄厚的优势,用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红利,加快构建“源头创新—产业创新—生产应用”科技成果转化全链条,不断增强松山湖的核心竞争力。
一要着力共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进一步明确松山湖科学城功能定位,尽快完成松山湖科学城发展规划、科学功能规划和国土空间专项规划等编制工作,加快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共建的发展态势。充分发挥由市主要领导任组长的东莞松山湖科学城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进一步完善统筹发展、分层决策的体制机制。着力打造大科学装置集聚区,全力争取南方先进光源和散裂中子源二期纳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四五”规划,推动南方先进光源预研方案编制和项目建设,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一期工程在年底前完工,国际著名高校东莞校区项目在第一季度完成供地。有序推进土地整备和配套项目建设,利用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的有利时机,提高松山湖科学城增量用地建设规模;优先推进创新中轴及大科学装置集聚区的用地收储,上半年推动科普服务单元试点动工建设;加快推进松山湖科学城至光明科学城通道(东莞段)、“三横六纵”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打通“背山面湖”主通道。组建多层次、多维度、多领域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全面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支持并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上升到更高水平和档次,并永久落户松山湖。加快创建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加强松山湖科学城宣传策划和媒体推介。
二要着力强化创新主体作用。围绕企业、机构、平台等创新主体,通过分类指导、梯次培育、差异扶持,实现增量提质,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继续抓好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和申报,构建“百强企业—瞪羚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培育梯队。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梯队,力争全年新增上市后备企业2家。鼓励企业与研发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组织联合建立研发平台、技术转移机构、技术创新联盟,共同开展技术开发、成果应用与推广、标准研究与制定等活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力争年内新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30个。推动科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实现自我造血。加快搭建松山湖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发挥金融撬动科技创新、产业裂变的重要作用。
三要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把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松山湖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重要抓手,补齐项目成长周期中试环节的政策短板,打造中试验证和产业技术推广应用高地。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之间加强信息交流,加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研究,提升园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能力。谋划布局一批中试基地和标准厂房,为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优质在孵项目成长提供充足空间。推动松山湖知识产权综合服务中心在上半年投入使用,大力培育国家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提升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和服务一体化水平。大力开展国际注册技术经理人认证,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能力。加强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工作,不断提升技术市场活跃度。大力引导孵化器往专业孵化器、加速器方向发展,加快公营孵化器建设,确保全年新增2家省级以上孵化器;积极建设鸿蒙生态孵化创新中心,打造华为“开发者村”;力争腾讯孵化器、百度人工智能等专业孵化器落户。
四要着力提升人才服务水平。人才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围绕散裂中子源、材料实验室等重大科研平台,探索建立顶尖人才的“柔性引才”机制。深入实施人才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抓好领军人才集聚工程等政策兑现,确保全年新增国家级人才8名、市级人才15名,引进省市创新科研团队8个。实施莞籍人才回归计划,借助高校、商会、同乡会等渠道鼓励莞籍人才参与园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加快编制紧缺人才目录、制定人才招引计划。用好人才大厦等平台载体,建立高技能人才、技术骨干人才的常态化引才育才机制。加强人才创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支持,突出“宽容、互信”的政策导向,统筹用好科技、产业、人才、金融等政策,打造创业指导、项目培育、资金扶持等多维度多元化的人才创业服务体系。利用松山湖创新创业大赛平台,为人才创业提供信息交流、资源对接等全方位支持。妥善解决住房就医、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人才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以真心、热心、贴心的周到服务,营造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的良好氛围。
五要着力携手台港澳构建协同创新共同体。大力推进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建设,继续实施“iDM²硬件开发加速计划”,全年力争新引进港澳项目20个。引导粤港澳中子散射科学技术联合实验室、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和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协调联动,共同深化园区与港澳的科技、人才交流,打造“广深港澳研发+松山湖转化”新模式。积极开展湾区青创汇莞港等活动,扩大松山湖在大湾区的美誉度和影响力。积极推动松山湖海峡两岸青创基地升级为国家级“众创空间”;组织开展赴台招商交流;搭建台商台企互动交流平台;举办第三届“融•和”台港澳艺术家联展活动,打造两岸文化互动系列品牌。
(二)聚焦经济建设,力争在打造现代产业体系上取得更大进展。把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作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中之重,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推动产业链再造和价值链提升,加快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一要重点培育高精尖产业。突出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围绕拉长做全产业链,加快集聚一批上下游核心企业,进一步做强产业集群。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培育高成长性企业,打造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全力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龙头企业在松山湖加速布局,助力东莞智能移动终端申报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以5G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抢抓5G商用提速机遇,研究开展人工智能、区块链、数字经济等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推进5G在园区公共安全、车联网、智慧城市等方面的示范应用。充分发挥新能源锂电池封装项目落地带动效应,积极打造更具规模效应的产业集群。依托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加快培育新材料产业。以广东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为抓手,大力扶持一批初创型机器人企业发展壮大,努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二要聚焦项目扩大投资。坚持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着力招大引强,推动行业龙头企业在园区集聚。重点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补链强链”和华为产业链开展招商,力争全年实现招商引资额220亿元,协议引资额100亿元。探索招商引资新模式,通过“以商引商”,深入挖掘高端软件企业资源,探索以弹性供地方式引进一批行业优质企业。大力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引导天安云谷等产业载体加快招商,全年盘活楼宇载体物业面积不少于50万平方米。做好全年48个重大建设项目和43个预备重大项目的管理服务,力争推动11个重大建设项目新开工、3个项目竣工,完成重大建设项目投资达63亿元以上。鼓励企业继续加大工业技改投入,力争全年工业技改投资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三要构建支持企业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高效实施“三军企业”培育工程,构建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产业政策体系。持续做好线上服务、团队挂点、经营监测等各项工作,确保完成企业规模与效益倍增任务目标。加强对优质成长性企业的政策扶持,支持其在主力军企业培育基地购地发展。大力实施“筑云惠企”工程,加快推进“松山湖产业云”项目,引导企业积极“上云用云”。强化“六稳”工作,持续做好中美贸易摩擦应对预案,深入落实国家减税降费、省“稳外贸九条”、市“非公经济50条”等惠企政策,让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
四要全力为投资“松绑”。进一步优化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全方位为投资松绑。探索将“项目预审制”推广至所有产业项目,试行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带方案出让,提升项目落地效率。以《外商投资促进法》实施为契机,研究出台营商改革负面管理清单。加大对企业失信、违约行为的监管力度,打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投资环境。定期向社会发布松山湖营商环境评价结果。构建标准化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推进网上办事大厅建设,全面实施企业“一窗通办”注册服务,确保实现综合窗口进驻率达80%。深入推进“一平台三工程”建设,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进一步提升“放管服”改革成效。
(三)聚焦统筹发展,力争在推动功能区高质量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按照“一年打基础,三年见成效”的改革要求,党工委管委会将今年定为“统筹攻坚年”。要把“八个共”作为基本抓手,突出抓好规划共商、平台共建、项目共谋、城市共融、环境共治、交通共联、配套共享、政策共通等工作,努力在推动功能区更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为全市提供可复制、可借鉴、可推广的“松山湖经验”。
一要加快探索“一区多园”运作机制。把探索“一区多园”作为推进功能区统筹的重要着力点,在企石、石排、东坑三镇率先试点设立松山湖高新区“分园”,探索实行“一区多园”的干部挂职交流制度,将高新区的优惠政策覆盖到各试点镇,构建高新区“一区多园”联动发展和功能区统筹发展的“双轮驱动”新格局。加快建立健全功能区统筹政策体系,建立功能区工作务虚会制度,推动各专责议事协调小组常态化运作。研究设立功能区创新发展投融资平台,运用政府债券、PPP等方式筹措资金,大胆探索建立互利共赢的利益平衡机制。按“三个标准”完善一园九镇政务大厅建设管理,积极探索高频民生事项跨镇通办;实施“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提升不动产登记办理效率。强化党工委对功能区各镇的工作考评,将考评结果作为用地指标分配、资金支持的重要依据。
二要加快拓展功能区发展空间。高质量编制《功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引》,统筹抓好园区和镇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力争率先在全市形成有前瞻性、管长远、能落地的科学规划体系。规划布局2至3个能够集中展示城市形象、承载城市功能的园镇共谋共建共管区域,引导有限的空间资源向重大平台、重点产业、重点发展区域集聚。抓好松山湖东部工业园开发建设,按照松山湖2.0的总体定位,推进产业功能区和产业服务区的规划建设,加快推动产业项目入驻和启动产业服务区核心项目;统筹推进小海湖与小海河等环境品质提升工程、产业功能区和产业服务区主要市政路网建设;加快推进东部工业园与从莞深高速对接等对外交通研究;统筹做好与企石、莞城、南城等各方利益协调。重点围绕松山湖科学城,在大岭山、大朗、寮步等镇谋划打造统筹发展“引爆点”。
三要加快提升功能区产业水平。深化产业规划研究,确定功能区的产业发展方向、战略定位和产业分工。加大联合招商力度,建立招商项目库,畅通招商信息共享渠道。完善招商项目分配与流转机制,优化园镇合作招商项目利益分配机制。加强松山湖功能区218个重大项目(含预备重大项目)的统筹管理和考核,高效开展市级重大项目的申报审议工作,做好用地服务和保障。积极探索园区和镇合作打造特色园区,加快推动以“工改工”为主的镇村工业园升级改造,打造一批产业高端、功能完善、运营专业的现代化产业园。
四要加快提升功能区城市品质。注重民生开路,推进公共服务配套共享,继续输出松山湖优质的教育品牌和资源;谋划一批面向功能区的文化设施项目、大型文化体育活动;强化功能区公共交通的统筹谋划与管理,力争全年打通18条联网路,完成4个交通拥堵点改造,着力提升公交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提升功能区全域环境品质,持续深化岭南古村落文化旅游项目,确保年底前完成51个接壤村“美丽乡村”改造,环松山湖带的城市品质得到明显改善。统筹开展生态环境治理,加强统一谋划、统一调度、统一督导、统一执法、统一考评,协同抓好东引运河流域、南畬塱排渠等治理;尽快改善松山湖南部与大朗镇交界地区空气质量。
(四)聚焦产城融合,力争在提升城市品质上取得更大进展。围绕产业、社区、人口高度集聚,商业文明、社交生活、人才发展紧密相连的发展需求,对照国际一流标准优化园区空间格局、提升城市承载力,通过践行精细化管理和发扬生态优势,努力将园区打造成为更适宜高端科技人才工作和生活的东莞科技城市副中心。
一要着力优化园区空间格局。以“十四五”规划编制为契机,高质量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组织开展产业、科技、金融、教育等“十四五”专项规划,绘制好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要结合未来学校、材料实验室、国际著名高校、团泊洼片区等重点项目、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统筹谋划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着力打造与项目建设发展相匹配的基础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加快推动创意生活城更新改造并在上半年推出首期用地,加快松山湖北站TID商业综合体首期项目开发建设,争取早日投入使用;加快推进后续开发项目建设,着力打造松山湖北部片区门户。年底前完成松山湖站TOD开发策划及概念设计,规划布局群众艺术馆、美术馆、科技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年底前完成智慧少年宫装修,不断提升松山湖中心区显示度。有序推进南部城市复合中心开发建设,加快湖心岛项目规划建设,年底前完成金多港站TOD开发策划及概念设计,力争滨湖广场下半年建成开业。加快园区人才房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确保配建人才房建设项目尽快动工建成。按照东莞科技城市副中心的定位,有序谋划生态园片区规划建设。
二要着力提升城市承载力。加快罗田水库集水区范围调整以释放更多土地开发面积,年底前完成创意生活城土地整备工作,加快推进金菊福利院土地收储工作,力争全年整备连片土地约250亩,收储土地约700亩,盘活存量土地约800亩;厉行节约集约用地,鼓励企业通过提升容积率的方式提高土地配置和利用效率。妥善解决园区周边镇村应交未交地块等历史遗留问题,加大闲置地块回收力度,落实土地规范化管理。加强生产性基础设施配套与产业项目落地整体协同,尽快完成园区地下管网排查,建设管线动态管理系统,加快推进生态园相关重点产业片区的市政道路、地下管网等生产性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切实做好供电保障,争取推动鲁园输变电工程、东富输变电工程等2个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屏山输变电工程、金菊输变电工程等7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部完成项目选址,推动110千伏北区输变电工程和110千伏花园输变电工程年内动工。
三要着力践行精细化管理。用“绣花”的功夫,深化城市网格化、精细化管理,全面优化园区市容环境。充分学习借鉴深圳等地交通综合治理的经验做法,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和拥堵点治理;建立泥头车“黑名单”;完成电子警察管理平台建设和交通信号灯优化改造;着力提升环湖路等道路安全通行能力;通过优化停车管理缓解沁园路拥堵问题。健全城市卫生保洁体系,扎实推进“厕所革命”和垃圾分类工作,力争年底前实现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35%以上。加大城市综合执法力度,保持“治违控违”的严打态势,确保完成1万平方米的治违任务。做好松山湖4A级景区复核工作,推动景点品质提升。
四要着力发扬生态优势。把生态环境保护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深入实施河长制,全力打击水面沿岸“乱搭乱建”等行为,综合管控河道及沿岸垃圾,稳步提升重污染河涌整治示范项目治理成效,全力确保园区水环境及樟村断面水质考核达标。坚定不移推动松木山水库水功能调整,做好交水点调整方案编制工作。加快推进松木山水库人工湿地与库尾截排工程;努力把月荷湖打造成松山湖综合环境治理的范本。推动园区机动车、工业源污染大幅减排,严格控制扬尘污染,确保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不低于92%。加强园区高耗能领域的节能督促督导。加快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严格落实建设用地开发利用土壤环境管理。
五要着力把控股公司打造成为高水平的产城融合运营商。准确把握控股公司作为管委会“第二只手”的功能定位,坚持增强活力和强化监管相结合,支持控股公司聚焦中心工作、深化改革创新,努力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强政府性产业载体建设和管理,加快推进新一代信息产业加速器的规划设计等前期工作,确保现代产业服务大厦在上半年动工,年底前完成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加速器部分主体封顶;全面提升创新科技园、松科苑、总部一号等孵化载体管理和服务水平,打造园区科技孵化器新标杆。发挥控股公司的投融资平台作用,深度参与松山湖科学城、东部工业园、功能区统筹等重大平台领域开发。优化资产运营管理,大力提升经营性资产效益,加快完成创意生活城、园艺博览中心等地块回收工作。
(五)聚焦民生至上,力争在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上取得更大进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围绕满足人民群众便利性、多样性、安全性需求,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丰富、更公平、更实在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一要尽力为园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民生保障。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启动未来学校建设,确保北区学校和中心小学分校二期9月份建成投入使用,增加学位3420个。优化园区医疗保障设施布局,力争松山湖社卫中心在今年内启动搬迁;加快推进南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前期工作。着力提高医保定点覆盖密度。提升公交智能化便利化水平,规划启动1-2条公交廊道示范线路,新建和改造14个公交站台,逐步推广智能公交电子站牌。
二要尽力为园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文体服务。把科技创新作为园区文化建设发展的主线,大力培育创新创业文化,弘扬“工匠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讲好松山湖故事,传播松湖好声音。规划建设松山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最美松湖人”系列评选活动,扎实推进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志愿服务,倡导互爱互助文明新风尚。加快建设南部文体中心,力争上半年建成北部体育公园。围绕科学、创新等主题打造一批高雅艺术雕塑,举办湖畔诗歌音乐艺术节、国际公共艺术展等高端文化活动。探索社会力量更好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引进高品质文化艺术展览和表演,满足园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时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增强园区文化软实力。
三要尽力为园区群众提供更安全的社会环境。把社会安全稳定摆在突出位置,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交通运输、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特种设备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上半年完成松山湖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加快中心区特勤消防站、南部国际社区消防站和生态园消防站建设,确保台湾高科技园消防站在第一季度投入使用。强化社会治安保障,深化公安信息化建设,启动1700路高清治安视频监控建设,新增不少于2000路“慧眼”视频,对涉黑恶、黄赌毒、金融诈骗违法犯罪保持高压打击态势。探索创新社会综合治理,加快松科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智网工程”指挥调度工作站等建设,健全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大力推动防火、防溺水、防网络电信诈骗以及交通安全等安全防范教育进机关、进企业、进校园、进网站,大力营造平安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