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市民野生毒蘑菇,切勿采摘、买卖、食用!

又是一年春季到了
野生蘑菇进入生长旺盛期
面对美味的诱惑
屏幕前的你能分辨出
蘑菇有毒无毒吗?
如果不小心吃了毒蘑菇怎么办?
这篇关于毒蘑菇的指南,
你一定要看!
关键时刻可以保命的!

一些野生的毒蘑菇与食用菇类外形相似,鉴别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及设备,仅靠外貌特征和气味难以辨别,极易误食引起中毒。





在野外,无毒的蘑菇往往与有毒的蘑菇混生,无毒蘑菇容易受到毒蘑菇菌丝沾染。部分附生在有毒植物上的无毒蘑菇也有可能沾染毒性。所以,即便采摘食用野外的无毒品种蘑菇,仍然会有中毒的风险。
毒蘑菇所含毒素较复杂,因地区、季节、品种和生长条件的不同而异,中毒潜伏期为2至24小时,有的仅为10分钟左右。毒蘑菇中毒类型按中毒症状可分为胃肠类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和光过敏性皮炎型等6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中毒类型是胃肠炎型,一般多在食用后10分钟~6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急性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或伴有头昏、头痛、全身乏力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吐血、脱水、电解质紊乱、昏迷,以及急性肝、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目前对有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且中毒症状严重,发病急,死亡率高。

不采摘。广大群众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
不购买。切勿在路边摊贩购买蘑菇。另外,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
不食用。为避免类似中毒事件,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消费安全。
如果你是食品生产经营者(从业者),请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执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台帐记录等制度,严禁采购、加工、销售来源不明、感官性状异常的野生动植物。

目前,对毒蘑菇中毒尚无特效疗法。一旦误食野生蘑菇后出现疑似中毒症状:
① 立即呼叫救护车
② 马上催吐
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孕妇慎用催吐;如果中毒者出现昏迷,不宜进行人为催吐,容易引起窒息。
③ 加盖毛毯保温
④ 立刻送医院
一起食用过同样蘑菇的人,无论是否发病,同样需要立即到医院检查。
⑤保留毒蘑菇样本
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素材来源:广东市场监管、文成在线
编辑整理: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松山湖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