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4日,浙江工业大学广东群欣研究院在松山湖国际创新创业社区举行揭牌仪式。首批6个研发团队入驻,100多名来自高校和产业界的智库专家受聘,32家产学研合作企业签订合作框架,自筹办以来,群欣研究院取得初步成效。
浙江工业大学广东群欣研究院(下称群欣研究院)是浙江工业大学为推动产学研合作和高校技术成果转化,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新发展成立的新型研发机构,由浙工大机器人工程专业首席教授、机械电子工程研究所所长鲍官军教授担任院长。
浙工大30余名专家、教授已加入首期科研团队,成立了“高端激光技术与先进制造装备”、“机器人与智能装备”、“新材料技术”、“智慧医疗与生命健康”、 “数字经济与工业物联网”、“新能源与动力控制”等6个研发团队。
深入企业需求 开创产学研新模式
自5月份筹建以来,群欣研究院深入一线走访企业挖掘需求,已走访了270余家规上、高新企业,与32家企业建立了初步产学研合作。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姚建华团队主持完成的成果“高质高效激光表面改性技术及其工业应用”,在浙江省全省科技奖励大会上获浙江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群欣研究院揭牌仪式现场
浙江工业大学是全国首批“2011计划”高校,科技创新竞争力居全国高校第45位,综合实力在全国高校百强行列。群欣研究院是浙工大根据科技部《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精神批准成立,由广东群欣工业技术协同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负责管理、运行的新型研发机构。这种由民营企业管理新型研发机构的模式在我国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中是为数不多的尝试。
揭牌仪式上,鲍官军表示,希望将群欣研究院打造成企业和高校之间强有力的枢纽平台,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制度现代化、运行机制市场化、用人机制灵活化”的新型管理和运行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创新。
打造中国版弗劳恩霍夫 构建“四个一”协同创新体系
“开弓没有回头箭。”鲍官军提出,接下来群欣研究院将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和产业链协同,通过构建“四个一”协同创新体系,服务中小企业研发创新。
“四个一”具体是指:一个中心,浙江工业大学-群欣工业技术联合研发中心;一个智库,浙江工业大学-群欣工业技术智库;一个平台,基于互联网的分布式协同研发云平台“集科帮”;一个基地,浙江工业大学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群欣研究院揭牌
群欣研究院将立足“追踪前沿、注重应用、面向需求、整合资源、开放协作、融合创新”的指导思想,聚焦地方产业发展、推动政产学研用深度合作与技术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与社会经济发展深度融合,更好更快地服务东莞的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研发创新。
弗劳恩霍夫研究院是欧洲最大的应用科学研究机构,鲍官军说,“我们希望将群欣研究院打造成中国版的弗劳恩霍夫研究院。”
服务东莞企业和社会 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
鲍官军表示,群欣研究院将从以下三点实现其“服务东莞企业和社会发展,辐射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的目标定位:
一是积极探索新的产学研用模式。利用互联网技术重塑产业研发组织方式,群欣研究院将致力于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与产业链协同创新,解决跨行业、跨领域的共性关键技术,支持上下游企业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
二是提高服务企业创新的能力。群欣研究院将从大数据平台建设、共性知识供给、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入手,促进资源高效整合、研发创新协同和应用快速迭代。
三是提升技术成果转移的效率。借助浙工大雄厚的师资力量,群欣研究院将发挥桥头堡和根据地的战略作用,精准收集匹配企业需求,提升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转化的转化率和成功率。
群欣研究院筹备至今,已取得初步成效,7月份共完成企业研发项目实质性对接50余项。揭牌仪式后,群欣研究院还将开展持续两天的企业走访,进行研发需求分析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