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机器人、扫拖一体机器…6月29日,松山湖粤港澳双创青年行活动在松山湖凯悦酒店开展,活动上既有以机器人主题的松山湖创新产业展,又有探讨大湾区发展机遇粤港澳双创青年交流会,现场汇集了来自港澳地区高校师生、青年创新创业群体、企业家和技术从业者,陈锐文、刘明宇等专家出席活动的交流会环节,为现场的双创青年分享其对大湾区发展机遇的见解;香港理工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六十余件产品参展。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机器人产业与新工科教育发展高峰论坛系列活动之一,本次活动由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办。
松山湖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目前已建立了以高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机器人、新能源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其中著名的大疆无人机就坐落在园区内。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的发布,松山湖已经驶上了大湾区城市群融合的快车道。《纲要》中提出,要构建开放型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完善创新创业生态,为港澳青年创新创业提供更多机遇和更好条件。其中,给东莞松山湖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积极推进建设“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下简称“基地”)。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交流与项目展示,加强粤港澳青年间的相互认识与理解,增进粤港澳创新创业青年对松山湖产业的了解,让他们重新“发现”松山湖,认知松山湖。
从专业角度认知双创机遇
“我们在积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方面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就是我们正在加紧建设的‘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粤港澳双创青年交流会上,松山湖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委员黄乐瑜在致辞中表示,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以港澳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主线,按照“一中心多站点”的模式,整合以松山湖港澳青年创业基地、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松山湖粤港澳文化创意产业实验园区为代表的一批园区港澳人才创新创业载体,组建专业港澳项目转化服务团队。
目前,松山湖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已吸引了近40家港澳青年创业项目落地发展,可以说,松山湖的创新创业环境得到了港澳人才的高度认可,项目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三位来自粤、港两地的创业者在青年论坛上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的创新创业机遇”这一主题,向与会的嘉宾进行分享。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汇集了时机、大势,机遇无限。
港澳成功创业经历的创业人、投资人陈锐文先生在演讲中提到,青年便是湾区发展中最大的机遇,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将庞大的受教育青年人群,年轻的城市,集合在一起,从而带来技术切入的最佳市场时机。
英雄所见略同,曾在多家投资机构任职,并担任国家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发改委、科创委项目评审专家的刘明宇博士认为“伟大的市场催生伟大的企业”,从投资人的角度来看,大湾区具备的产业基础、人才基础和资金基础将推动新的创业机会从细分市场、进口替代、新技术的应用、中国特色市场中出现;来自国际机器人基地的松灵机器人创始人魏基栋,则从一个个机器人的实践案例出发,从技术的角度认知大湾区发展中的机遇。
机器人主题展大放光彩
活动现场汇集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创业公司、澳门、松山湖、东莞高校及其他镇街的机器人展品及其他高科技展品,构成了一条机器人主题产业长廊。包括工业机器人、学习类机器人、格斗赛事机器人、辅助部件产品等,并安排有服务机器人为论坛活动进行服务,将机器人的特征刻入本次活动的方方面面。其中送展展品最多的松山湖国际机器人基地,成立于2014年11月,基地中的机器人产业涵盖运动控制与高端装备企业群、工业与服务机器人企业群以及高端消费产品企业群。
此外,主题展还设有粤港澳机器人产业产业化服务站,为开展产业合作进行需求对接、项目咨询、合作洽谈等服务,让展会与产业合作充分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