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莞理工学院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据悉,今年1月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启动增补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东莞理工学院组织编制了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规划,并在4月中旬以优异成绩完成答辩。
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莞工高素质人才培养成果颇丰
根据中国校友会公布的数据,东莞理工学院2021年综合排名149位,比2015年的406位提升了257位,并连续三年(2019-2021年)蝉联中国应用型大学排行榜首,创造地方高校超常规发展的“莞工模式”。
“获批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学校发展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获授将会成为学校进一步推进产业-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发展的契机,未来,学校也将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重要需求中凝练学科特色、打造高峰学科,勇做地方高校学科建设模式改革和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与先行者。
近年来,围绕博士授权单位申报工作,东莞理工学院党委加强统筹谋划、顶层设计和组织协调。经多轮专家论证,改校制定实施学科建设“1+3”文件体系,遴选16个校级重点学科及其带头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加大对申博培育学科的支持力度。
目前,学校正在推进实施《争创一流本科教育2025行动计划》,与龙头企业、行业协会、专业镇等共建9个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设典型示范;开设国内首个“杨振宁创新班”,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开设55个本科专业,共15个专业入选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此外,学校的人才培养层次不断提升,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学校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培养博士19名,并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暨南大学等高校合作,联合培养博士后,累计进站130余人,是东莞市博士后工作站(基地)中在站人数最多的单位。
同时,东莞理工学院还充分利用松山湖高新区的科技创新人才聚集优势,推进与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中科院物理所、华为智能终端基地、生益科技的人才互聘,实现园区内高层次人才的交流合作。
搭建更高层次招才引智平台
以“才”助力松山湖科学城发展
近年来,松山湖采取了一系列人才引进、培育和扶持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东莞理工学院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无疑将会为园区高素质青年人才培养与引进增添一枚更重的砝码。
目前,松山湖高新区海外人才约32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人才占总就业人口约43.5%,累计拥有各类国家级人才68名(双聘院士16名);省“珠江人才计划”领军人才12人,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95名;市特色人才299名。
未来,松山湖还将多渠道搭建招才引智平台,实现更大范围,更广覆盖面,更高层次的人才引进。通过出台人才政策“1+N” ,园区将构建更加丰富完善的人才政策体系,进一步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完善人才服务市场化机制,强化链接世界等人才品牌,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主力军到松山湖科学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