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东莞青少年足球的起步,源于南城2004年组建少年队,那么好比接力赛的交接棒,松山湖实验小学接过第二棒,继续奔跑向前。
2010年的松山湖朝气蓬勃,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在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园区建设等各项工作成绩斐然。也是这一年的9月,由管委会创办的松山湖实验小学正式开学,首批招收一至四年级新生。办学之初,开展校园足球就被列入学校品牌样本课程。
一晃七年,松山湖实验小学倡导的“无痕教育”办学思路成果显现,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足球精神传承发扬,竞赛成绩更为闪亮。
一笔50万元的特殊奖金
2017年初,松山湖实验小学(以下简称“松湖实小”)校长冯正华接到麻涌文体局负责人电话,为了感谢和鼓励学校发展和推动青少年足球,积极输出人才,麻涌镇政府奖励50万元,款项不日划拨。
事件起因需要回溯到2016年10月,近年来在东莞青少年足球发展方面走在前列的麻涌,与融易创新投资集团合作成立麻涌融易足球俱乐部,进一步完善梯队建设;由中甲深圳佳兆业俱乐部出资550万元,将麻涌青少年队(U17)的17名球员一次性“打包”带走,而这其中的一半人当年曾就读松湖实小。麻涌没有忘记原始输送单位,按“国际惯例”主动支付培养费。
“当时的心情既欣慰又复杂,孩子们有了全新的职业平台,为他们感到高兴。回想这一路教练和家长们的执着和坚守,百感交集。”冯正华说。
这些年来,松湖实小足球成绩出众:连续三年包揽全市小学生联赛冠军;摘得广东省五人制争霸赛少儿组和东莞首届少儿五人足球赛桂冠;花式足球队荣获全国锦标赛前三名。先后两次参加国际邀请赛,2011年获塔吉克斯坦“拉斯托契卡杯”第四名,2016年获俄罗斯传统的“皮球杯”比赛总排名第四(八支外国队第一名)。此外,2013年11月“球王”马拉多纳造访东莞,也与该校学生交流互动。
一份独特的《男足》课程
提起松湖实小的办学特色,“男足女舞”足够概括。“小学毕业时,男孩子人人会踢球,女孩子能够掌握12种舞蹈。”冯正华介绍。
在冯正华的办公室,放着一份《男足》课程简介,包括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梯队建设和足球文化塑造等,内容细化到了每个年级学生连续颠球、双脚交替踩球的次数及考核要求,这在东莞实乃首创。“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过关,还要求所有老师参与,并且和年终绩效挂钩。”
在松湖实小,每周都会有老师之间的比赛。“耳濡目染很重要,学生看到校长、老师都上场,自己也会更有动力。”从学生时期就爱上足球的冯正华认为,推动校园足球必须从上而下,树立全民足球思想:“我们对老师也有专门培训,许多女教师原来不懂踢球,现在也基本掌握。”
每天16:15—16:50,松湖实小操场上就会热闹非凡,各年级根据既定训练课程表开展足球教学,场面壮观。已经举办三届的“足球文化节”,逐渐形成四大类十项系列主题活动,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绘画大赛贯穿其中,重头戏则是“小小世界杯”班际联赛,足球主题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已形成规模,而为了保证全班每个男孩都有上场机会,各班均是组建两支队伍参赛。
一次令人深思的汇报表演
2015年9月,全市中小学校园足球研讨活动在松山湖实验小学举行,该校强化落实的一日常规特色课程如男足、女舞、晨诵、午练、暮韵引发与会者热议,足球达标、掌握3种乐器、12种舞蹈看似量化要求,实则回归教育本质,彰显个性。
去年,省教育厅视察松湖实小,可谓“突然袭击”,从1000多人名册中随机挑选10名学生,现场表演足球、管乐等,结果全部过关,松湖实小的扎实工作得到一致赞许。
此外,松湖实小参加各项比赛,很多时候都以班级为代表,并非传统意义上各班抽调组成校队。“平时各班级把工作落实,水平都差不多,没有必要再特别组队。”冯正华说。
今年上半年,松湖实小与富力切尔西足球学校达成合作共建,双方互派人员,松湖实小负责输出教育、教学体系,后者负责派遣专业教练指导,灌输国际先进足球理念,学校特色办学的思路再度拓宽。
■记者手记
校园足球的探索与创新
交谈中,冯正华对于学校青少年足球工作开展的最大感受,是与领导的支持密不可分。“当时松湖实小属于新办,缺乏知名度,如果没有管委会主要领导支持,各项工作进度不会那么快、那么顺。”
冯正华感叹,领导在足球方面是内行,这对发展校园足球非常关键。“陈书记(编者注:时任松山湖工委书记陈建枝)早年把职业足球引进东莞,后来又战略性地提出组建适龄的南城少年队、松山湖少年队,让我们的目标非常清晰和明确。”
采访中的两个细节引发记者思考:一是松湖实小对外推荐的六年级毕业足球尖子,学科成绩均为年级前列;另一个是“小升初”分到其他中学的孩子,已被鲁能、国安等中超梯队提前签下。
这让冯正华既自豪又“担忧”,球踢得好,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如果过早进入职业队而影响了文化课,不免让人惋惜:“我觉得只有小学还不够,如果能涵盖到初中,九年时间就会大不一样。足球其实比的是脑子,并不仅仅是脚下技术。”
记者以为,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主旨,除了普及足球人口,与传统教育结合互补,真正做到“对每一个孩子的终身发展负责”,依然需要更多像松湖实小这样的探索者、创新者。
via东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