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当家,要紧紧依靠自主创新。作为广东先进制造业代表,工业机器人产业一直是广东促进制造业升级、推动智能制造的重点发展方向。日前,专注于轻量型高端工业机器人研发、生产、销售与应用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东莞市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李群自动化”)联合创始人、董事长石金博就科技创新与智能制造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 技术创新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 南方日报、南方+:截至目前,李群自动化在自主创新方面取得了怎样的成果?公司在技术研发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和布局? 石金博:李群自动化在2020年获批国家第二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2021年获批国家第一批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公司一直以来坚持自主创新,致力于从机器人的控制系统到本体全部自主研发,拥有知识产权299件,其中PCT专利32件(已授权5件),发明专利86件(已授权15件),实用新型专利100件(已授权90件),且大部分技术已经实现成果转化。 2017年公司自主创新核心成果“新一代分布式驱控电一体化智能控制器”研发成功,并成功拿下广东省前沿与关键技术创新方向重大科技专项;公司自主开发的机器人图形化开发平台,填补了国内机器人柔性智能应用领域的空白。 截至目前,李群自动化在册员工260人,其中研发人员有105人,占总人数的40%以上。为提高公司的科技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竞争力,公司建立了多个高端研发实验平台,如于2011年成立智能化工业机器人研发中心、2019年建立广东省分布式驱控电一体工业机器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20年建立广东省博士工作站、广东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等,为后续公司产品、系统方案及服务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南方日报、南方+:作为脱胎于世界顶尖的机器人专家学者团队的创业公司,从学界到企业,再到产品,您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有何心得和建议? 石金博:有关成果转化的过程,我们感触良多。成果转化最核心的问题在于to B和to C是两回事,想要实现最后的成果转化,很重要的一点是产品化过程要有清晰的客户画像。今年是李群自动化的第十二年,我们认识到,产品和客户端是要紧密连接的,等着销售告诉你客户的需求是不现实的。无论是产品品质还是工艺细节的迭代,都需要更深度地去理解客户的需求,构建自己的技术壁垒,满足客户的自动化需求。 因此,我们将重点放在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同步发展战略上,围绕客户的自动化需求去定义自己产品的边界和技术路线,将研究成果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以机器人核心控制器、多型号全系列机器人本体为核心攻关对象,同时结合3C、食品包装、新能源等行业的实际应用,重点解决用户问题点和关键点,进一步帮助提高产值。同时提高成果转化数量,主要围绕工业机器人的核心进行技术攻关,并对核心技术进行保护,形成一系列标准机器人产品及核心软件产品。 企业必须要有过硬核心竞争力 南方日报、南方+:可否用一个经典案例,讲解李群自动化是如何通过智能化解决方案帮助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升级的?在其中,您感受到怎样的产业发展趋势? 石金博:2015年,公司独立交付了全国第一条全机器人自动化月饼包装生产线,解决了月饼生产季节性(6—9月)突发人力缺口的行业痛点,同时减少了人工装盒的摆放方向错误,生产效率得到提高,在大大节约人力成本的同时,使得包装全过程可记录,实现品质管理的信息化,成为公司工业机器人助力制造业产业升级的经典案例之一。 我们感受到,在恰逢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环境、在优化劳动力配置需求和智能制造的双重机遇下,机器人产业成为了近年来最为热门的赛道之一,未来机器人市场将不断丰富细分领域的应用场景。我们相信,智能制造大有可为,我们也有信心将李群自动化发展为世界级的轻量型工业机器人企业。 南方日报、南方+:您认为当前的机器人产业,仍面临哪些发展痛点? 石金博:我国机器人研发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及市场需求的拉动下,我国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自2013年起我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虽然我国机器人产业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主要表现在机器人产业链关键环节缺失;机器人推广应用难,市场占有率亟待提高等。 南方日报、南方+:未来,国产工业机器人应该如何突出重围,实现高质量发展? 石金博:首先,工业机器人市场中,50%—60%仍是由国外品牌主导。它们无论是品类的覆盖、还是产品的品质都很优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若要和别人走同样的赛道去竞争,就要好好思考我们的差异化在哪里。 我们认为,当下轻量化机器人市场并没有完全打开,仍有大量行业和机会处在水下,有更多蓝海还没被挖掘。海外品牌的产品可能性能很好,但在需要具备快速学习、需要场景结合能力的部分,中国企业的优势更大。 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当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机器人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必须要有过硬的核心竞争力。以公司为例,我们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核心技术“智能工业机器人操作系统”,实现让机器人从“功能机”进化到“智能机”;以核心技术“新一代分布式驱控电一体化智能控制器”,打破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控制器主要依赖进口的瓶颈;持续努力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拓宽科技创新领域,不断拓展创新型的合作模式,持续培育科技人才,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为广东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