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崴科技园:苹果王牌供应商的新可能_创新速递_创新松湖 - 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首页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下属单位 > 创新松湖 > 创业故事
创业看松湖⑥|正崴科技园:苹果王牌供应商的新可能

    

57.png

  编者按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为大湾区未来发展指明方向。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及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重要节点区域,松山湖在过去18年广纳英才,已成为全球创业者的乐园。

  为更好挖掘湾区创业故事,展现松山湖各领域创业者的精神特质和理想追求,2019年,松山湖管委会与南方日报东莞新闻部联合启动《松山湖创业故事第五集之寻找大湾区创业部落调研》,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寻找从松山湖功能区走出去的创业部落,研究其群体特征、未来趋势和发展需求。2019年11月起,南方+客户端开设《创业看松湖》专栏,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刊发调研成果,敬请垂注!

  温馨提示:

  2019年创新松湖创业大赛正在面向全球征集创业项目,单个项目最高奖励300万元!如果你感兴趣来松山湖践行创业梦想,赶紧点击页面上方横幅海报报名吧!



  戳上方视频

  这些年很多人喜欢将苹果公司与富士康摆在一起讨论,而作为苹果王牌供应商的正崴集团则鲜有人提及。其实,正崴集团的董事长郭台强,正是“代工大王”郭台铭的弟弟,这两兄弟对苹果公司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

59.jpg

  从1997年进入东莞市,正崴集团先后在东坑镇设立了富港公司、富强公司、富港厂和富士林公司,并很快成为微软和苹果最主要的零配件供应商之一。如今,优质外资企业聚集的正崴科技园被称外界称为“东坑电子航母”,全镇7成以上的电子订单从这里源源不断地运往全球各地。

  近十年来,随着苹果公司等核心合作伙伴业务迅猛增长,专注于电子零配件研发及生产的正崴科技园快速崛起。2018年富港电子进出口总产值达181.8亿元,税收高达3.76亿元,成为东坑镇唯一一家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

  未来的竞争即是人才的竞争。郭台强认为,制造业的创新链条要谋变。在用人上,不光可以用东莞的人才,更要用全球人才,利用资金优势与硅谷人才研究进行结合,为未来产业提前布局。

60.jpg

  郭台强之所以如此重视人才,实际上是想通过引进高精尖人才,进一步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进而深度参与世界分工。

  在智能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群雄加速并起的全球发展趋势下,以富强、富港为代表的东坑电子信息产业领军企业,正紧跟国际巨头创新步伐,加快多元化发展,在5G技术以及机器人等工业新浪潮中不断探索更多发展的新可能。

  一个臃肿的“大胖子”走上转型升级之路

  从东坑大道拐进科技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眼望不到头的现代化大型厂房,这些厂房的总占地面积高达766亩,比70个标准足球场还要大。

  “在这片土地上,事情的发展总是超出你的想象。”看着上万名员工同时上下班,富强电子总经理刘统德不敢相信这里曾是一片茫茫荒地。

61.jpg

  富强电子总经理刘统德

  1984年,东坑电子厂成立,标志着该镇通讯电子产业正式拉开了发展的序幕。随后,科技路上占地面积达766亩的正崴科技园拔地而起。目前,园区内的正崴集团是东坑规模最大的通讯电子产业集群,现有员工3万多人,主要研发生产手机蓝牙、游戏机操纵杆、鼠标、便携式产品周边配套等产品,国际知名IT企业微软、苹果是其主要合作伙伴。

  改革开放后,“三来一补”企业遍布东莞各镇街,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如潮水一般涌入。当时各企业发展势头十分强劲,竞争激烈。

  面对如此形势,1997年起,著名台商郭台强雄心勃勃,先后投资2.8多亿元在东莞创建4家公司。据刘统德介绍,正崴集团刚进入东坑时仅有1000名员工,当时苹果尚未发展起来,主要承接微软的零配件生产工作,全年营业额仅为1000万元。

  随后几年,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犹如快马加鞭,全球各地的订单如潮水一般涌入正崴集团东坑生产基地,企业员工很快便突破了6万人,企业的营业额连年翻番。

62.jpg

  2007年,刘统德正式入职正崴集团,正是这一年,东莞结束了“黄金30年”。与1978年相比,此时东莞的GDP已增长了近516倍,达到3151.91亿元,年均增速达18%。

  2008年,国际金融海啸迅速袭向以外贸大市、制造业重镇著称的东莞。受国际市场萎靡、人口红利消退、制造成本大幅上升等因素影响,东坑通讯电子产业因此迎来成长的阵痛期。

  “此时我们才发现,6万员工使得企业就像一个臃肿的大胖子,转型升级谈何容易。”刘统德直言,当时陆续有员工离开,生产流水线面临困难。为破解这一难题,刘统德主导并推动企业由来料加工转型为独资经营,带领技术工程师进入一线车间,详细研究流水线上的各个环节,并通过大数据分析,对生产车间的各个衔接环节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减少生产环节,提高生产效率。

  “我每天都要处理40多份进出口邮件,协助运输、物流等部门处理各种问题。”在富强电子进出口部,整个办公室几乎只能听到快速的键盘敲击声,课长卢庆丰一边娴熟地处理进出口资料一边告诉笔者,近年来企业的进出口产值每年增长10%—15%,不过进出口部的工作人员却减少了一半。

  与此同时,当地政府积极出台扶持政策,鼓励企业实施“机器换人”,富强电子乘着这股东风,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有了政策和资金的支持,正崴集团开始着力引进机械手臂替代流水线上大量的重复性劳动。从2012年到2014年,正崴集团东坑生产基地每年投入1亿元实施“机器换人”,其中仅富强电子每年就投入8000万元以上。

63.jpg

  事情的发展很快起变化。截至2014年,正崴集团东坑生产基地的用工人数由最高峰的6万人降至2.8万人,用地从722亩降至588亩,营业收入则由85亿元增长至145亿元,提升了70%。

  截至目前,富强电子先后引进各类高精密设备400多种,初步建立半自动化流水线,推动企业电子组装技术、精密模具制造研发技术及产品开发技术等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值得一提的是,富强电子自主研发设计了在国内外处于先进水平的五轴、六轴机械手臂,实现了生产流程的机械化,大幅减少了用工,提升生产效率,被评为2014年度“机器换人”重点示范项目。

  “这种优势即使是在硅谷也没有”

  每天傍晚时分,上万名工人陆续下班,多辆大货车迎着夕阳从正崴集团东坑生产基地开出,驶往深圳蛇口、盐田两大港口。据不完全统计,每天均有30多辆满载电子订单的大货车从这里开出,几乎占了东坑电子订单的一半。

  富强电子是全球PC大厂主要合作伙伴,其生产的一线品牌平板电脑充电器的连接头和数据线,在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此外,近10年来,由于大量承接苹果订单,富强电子的营业额以年均增长30%的速度增长。

64.jpg

  云南宏德市领导到车间参观学习

  走进富强电子的自动化车间,先进的机器设备整齐地分布在偌大的车间内,上万名员工正在紧锣密鼓地生产作业。源源不断的电子产品从作业流水线上被生产出来,统一运往暂存区进行打包装箱。

  “每天从这里运出去的电子产品能堆满三四十个40尺的货柜。”下午5时许,富强电子供应链物流部组长秦鹏飞正在核查订单数量,他告诉笔者,每天单是装箱打包使用的胶卷就重达130公斤。

  作为东莞市“倍增计划”名誉试点企业之一,富港电子2018年进出口总产值达181.8亿元,税收则高达3.76亿元。刘统德直言,富强电子是东坑唯一产值超百亿元的企业,有着“正崴旗舰厂”之称。

  在正崴集团的带动下,东坑的通讯电子主导产业日益向规模化和集聚化发展。广东中德电缆有限公司主要研发、生产光电通信新材料、新产品,是华为、中兴等的主力电缆供应商,2009年,中德电缆从深圳迁到东坑,当时营业收入2亿元,十年后已增长至15亿元。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目前正崴集团在东莞已有完善的设备以及健全的研发团队,周边厂区十几个研发、生产组可完成一系列作业。刘统德认为,东坑以及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绵密的通讯电子信息产业链。随着华为部分业务搬到紧邻东坑镇的松山湖,正崴集团的通讯电子信息产业链优势越发凸显。

  电子产品迭代更新日益加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任何电子产品的研发都依赖于周边供应链的快速响应。刘统德以此为例介绍说,苹果公司常常要求他们在极短的时间内生产出某些零部件,没有完善的供应链快速响应,几乎不可能做到;此外,很多设计方案需要经历三四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调整,每当客户想尝试新的材质、设计或者工艺等,富强电子就要快速牵头,而周边供应商则会第一时间与厂区进行密切配合,“这种优势即使是在硅谷也没有”。

  电子产品的设计对精细化要求非常高,常常牵一发而动全身。刘统德举例说,为了研制苹果的触控笔,富强电子3000多名员工整整花费了一年半时间,神经紧绷,片刻不敢懈怠。期间需要不断根据苹果的要求调整设计方案,并与上下游供应商密切配合。

  多箭齐发向新业态进军

  在郭台强的领导下,正崴集团与富士康集团在中国并肩而行,为苹果等智能终端头部企业代工各类产品。2012年,正崴集团更是增资1.6亿美元在东莞设立研发及营运中心,这令东坑成为正崴集团在全球众多生产销售基地中最大的研发及营运中心。

  作为苹果电子零配件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富强电子近十多年来的发展一直快速扩增,甚至直接助推东坑镇的通讯电子信息产业成为全镇龙头产业,相关产业占比一度接近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的70%。如今,东坑的电子产业已呈现“一家独大”的态势。

  大规模的电子产业集群的出现,一方面提高了经济效益,但另一方面,产业结构风险也如影随形。近年来,随着国产手机品牌优势的提升和市场份额的增长,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苹果在国内市场的“去刚需化”进程。2018年以来,陆续有分析机构发布报告称,苹果手机在中国的销售份额正在下降。

65.jpg

  绩优员工到台湾总部参观学习

  为减少国际市场对企业的影响,正崴集团正在加大力度拓展内销市场。过去一年,富港电子开始在牢牢抓住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以华为、OPPO、vivo等国内知名品牌手机为业务目标,拓展内销重要客户,不断加大内销份额,实现内外销并驾齐驱,提升企业规模与效益。

  当下,经济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正崴集团的电子产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为改变这一局势,富强电子正在将更多研发经费投放到5G技术、智能设备、健康管理、虚拟现实等新兴领域,并且加大与华为上下游企业合作。同时,邀请大客户驻厂参与研发,以便及时完善产品设计,加快转型升级。

  为适应新的业态变化,富强电子进一步加强与东莞市本润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携手研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高尖端领域。本润机器人总经理熊家鹏表示,本润具备谐波减速器等机器人核心零部件自主研发能力,富强电子的加入,为本润机器人迈入发展快车道提供了重要支撑,公司计划在2020年启动建设自己的产业化基地,提升产能到50万台套,打造谐波智能化的生产线。

  在富强电子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以本润机器人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在东坑加快发展,新能德、中德等5家企业加快开展自动化改造、智能化改造,相关项目投资超1.2亿元。

  近年来,正崴集团东坑生产基地周边已形成以通信电子为主线,智能装备、医疗健康、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多线并轨的高质量产业结构,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产业高级化进程。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东坑镇增速最快的5家倍增企业几乎均属于通信电子产业企业,而且增速均高于70%,其中华研新材料的增速高达574.6%。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换挡提速,正崴集团进一步发挥电子产业集聚辐射功能,积极发展壮大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力提升通信电子等优势产业发展水平。

  目前,东坑以华为进驻松山湖为契机,正大力引导企业发展5G等相关配套产业,已有超过10家企业积极参与其中,产值规模超过200亿元,新兴产业快速崛起成为当地产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招贤纳士参与全球竞争

  当下,松山湖正依托重大科学装置和平台,努力将自身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区域创新高地。为充分接受松山湖辐射、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郭台强在与东坑镇领导座谈时明确提出,希望当地在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郭台强认为,东莞制造链条以前是从日本、台湾、香港再到东莞,现在是从硅谷到深圳再到东莞,制造业的创新链条要谋变。他为此曾呼吁东莞用人的眼光要放宽,在用人上,不光可以用东莞的人才,更要用全球人才。他建议东莞利用资金优势与硅谷人才研究进行结合,为未来产业提前布局。

  郭台强之所以如此重视人才,实际上是想通过引进高精尖人才,进一步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发展,进而深度参与世界分工,减少对苹果的依赖。

  显然,郭台强这一想法正得到逐步实现。近年来,富强电子多次携手深圳大学、东莞理工大学等学校,探索“校企合一”经验,培养技术工人和研发型人才。目前,正崴集团有2万多名高素质产业工人以及数千名高素质人才,研发人员超集团总人数10%以上,仅富港电子本科以上学历就有200人,技术人员600人。

  为吸引更多高素质人才,富强电子近年来也在不断提升员工福利,为企业骨干人才申请个税补贴福利及住房补贴,并积极为他们解决子女入学难等问题,还不断优化职工生活工作环境,为职工打造占地约620平方米的“全国职工书屋示范点”。2019年,富强电子被评为广东省“十大书香企业”,成为东莞唯一获选企业。

66.jpg

  郭董事长为绩优团队颁奖

  此外,富强电子拟进一步完善公司的治理及组织架构,充分运用政策资源以及人力资源,持续引进高精尖人才,推动智能化、信息化发展;深度挖掘市场潜力,不断加大对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的投入,持续打造华南制造基地的品牌。

  刘统德表示,不断提升企业环境,既是创建学习型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的需要,也是助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从生态园大道到东坑迎宾路,约4.5平方公里的“生态智创城”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划建设,未来东坑将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在这里重点发展现代新能源、通信科技、智能制造产业。而随着四季松湖以及十里松湖两个大型商业体即将进驻,东坑将有望打造集餐饮、购物、娱乐、休闲等跨界消费场景于一体的新零售业态。

  松山湖的快速崛起让刘统德看到了更多机遇,他认为,作为松山湖功能区企业的一员,正崴集团需要站在提高大湾区整体效率、发挥大湾区协同能力的高度,积极思考谋划自身定位,主动配合松山湖的需求,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人才的去留将深刻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而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人才战中赢得先机,就不得不考虑优先提升周边的相关配套水平。为此,未来正威集团将紧密携手松山湖,加快推进“三旧”改造,推动高新产业服务区建设,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服务业,着力构建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经济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吸引力,进而深度参与大湾区的产业分工,全面融入大湾区建设。

  【策划】黄少宏

  【统筹】韦基礼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韦基礼

  【摄影】孙俊杰

  【摄像/剪辑】李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