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下属单位 > 创新松湖 > 创新速递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牵手塘厦,探索科技成果产业化

    

松山湖创新引领

再结新成果

近日

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

在塘厦设立

园区重大平台建设驶入快车道

高端创新资源

加速向东莞各镇街辐射带动

微信图片_20200910152815.jpg

        作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建成两年之后‌‌取得的重大成果,东莞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研究院‌‌成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向周边的镇街‌‌辐射高端创新资源的生动案例,接下来将把更多成果带动辐射到周边镇街的同时,推动更多高端创新平台共建共享。

        中国科学院院士、研究院名誉院长王恩哥表示,现阶段,研究院将以多孔陶瓷材料、复合材料、透明陶瓷材料、单晶薄膜材料为突破口,致力于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搭建技术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推动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化基地。

        研究院更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创新团队为基础,遵循市场规律,实现了创新元素、市场需求、科学管理和市场规律的结合和互补,促进了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对于我国科技创新和转化意义重大。

        从目前来看,研究院的成立对于东莞加快布局前沿新材料,完善新材料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关键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等全链条体系,建设国际先进材料产业的研发高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业界人士认为,这意味着积极参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有效推动东莞市乃至广东地区先进材料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东莞市原始创新、成果转化和招才引智的结晶。



        研究院院长付超表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是广东省最新四家省级新型重点实验室之一,目标定位为建成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研发南方基地、未来国家物质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粤港澳交叉开放的新窗口及具有国际品牌效应的粤港澳科研中心。布局有公共技术平台和大科学装置、前沿研究板块、创新样板工厂、粤港澳交叉科学中心四大核心板块,并形成了“前沿基础→应用基础→产业技术→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

        “其中,创新样板工厂一直致力于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先进陶瓷研究院创新团队就是来自实验室创新样板工厂优秀代表。他们采用了更为创新的发展模式,将实验室、企业和市场有机的结合,尊重市场规律,将实验室成熟度高、前景好的高科技项目,以企业为主体,快速实现成果产业化。”付超表示。


        今后,研究院将不断将科技创新成果投入塘厦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并将其孵化成高科技企业。这一模式在搭建研发活动和商业应用之间的桥梁中,做出了前沿的尝试。在未来,这或许能够使制造业从科研创新中获得足够的动力。

        如今,研究院以王恩哥院士为名誉院长兼科学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付超研究员担任院长,以实验室的创新资源为核心将重点在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透明陶瓷材料、轻元素低维量子材料等先进材料领域技术攻关,承接战略科学家团队项目,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在建立一系列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产业技术平台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产业化实施的牵引作用。


        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跟塘厦签约的三个创新团队,其掌握的技术分别在多孔陶瓷及复合材料、透明陶瓷材料、轻元素低维量子材料等领域具备领先地位。目前,首批三个创新团队已入驻研究院,已在燃气清洁利用、超耐磨复合材料、高折射率透明陶瓷、全光谱荧光陶瓷、柔性陶瓷传感器5个方向分别注册了5家公司,产品陆续进入中试和批量生产阶段。


        今年3月25日,研究院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技术产业化团队通过东莞市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团队项目立项请示,这是东莞市首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团队项目。研究院轻元素材料产业化团队成功获批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先导性新材料与技术”专题项目“单晶铜箔的研究与开发”。

        研究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秉承“绿色智造,更节能,更环保”的发展理念,未来将重点聚焦在核心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孵化、技术咨询与服务、人才培养与集聚四个方面。计划5年内形成以新材料为核心产业,拓展至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生物医疗等领域,带动产业上下游,形成年产值50亿元以上的新兴产业集群;10年内形成年产值300亿元以上的战略新兴产业创新创业基地。

        据介绍,研究院将通过“官产学研”合作共建模式,定位于不断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积极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建设大湾区绿色制造与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引进全球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构筑大湾区先进陶瓷与复合材料科研、产业、人才高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TOP】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Baidu
map